Skip to content
  • 主頁
  • 靈性成長
  • 基督教
  • 佛教
  • 心理哲思
  • 冥想健身
  • 拉瑪那
  • 楊定一
  • 劉豐
  • 永遠訴說
  • AI
  • 聯繫我們

人唯一的自由是選擇心境認知 主頁 簡體 繁體

  • 主頁
  • 靈性成長
  • 基督教
  • 佛教
  • 心理哲思
  • 冥想健身
  • 拉瑪那
  • 楊定一
  • 劉豐
  • 永遠訴說
  • AI
  • 聯繫我們

Walk the Longest Road in the World with Heart What are your memories of love...
February 17, 2025
用心走過世上最長的路 回憶童年,你對愛的記憶是什麼?是父母帶你去公園玩耍,還是爸爸...
February 17, 2025
虛我歸真,歸於圓滿 昨夜夢深空自明,醒來萬象俱澄清。桌椅殿堂皆幻影,浮塵虛妄本無...
December 27, 2024
𝐁𝐞𝐫𝐭 𝐇𝐞𝐥𝐥𝐢𝐧𝐠𝐞𝐫: “𝐈 𝐀𝐥𝐥𝐨𝐰” 𝐏𝐨𝐞𝐦 I allow anything to happen,I a...
December 3, 2024
感受着天地的呼吸與脈動 唯有身處黑暗,才更珍惜光明。 人的心態與環境有三個的層次。 ...
August 20, 2024
在失落腳印中重獲希望:我的抑鬱症康復之路 2024年春天的一天,下班後,我像往常一樣乘坐繁忙的天車回家...
August 2, 2024

祂與我坐着
May 21, 2025
存在
April 17, 2025
梵我一同
December 31, 2024

梵我一同(梵文:ब्रह्मात्मैक्य,Brahmātmaikya)是印度教與印度哲學中吠檀多學派的重要概念之一。這一思想的核心是:“梵”(Brahman,宇宙的終極實在或最高本體)與“我...

問題探討
December 13, 2024
通往上帝的道路
December 13, 2024

基督教的上帝的人格化,與絕對性的關係,人格不是絕對性的
By 心境   December 26, 2024

在基督教神學中,上帝被視為具有人格的存在,這意味着上帝具有意志、情感和智慧等特徵。然而,這種人格化並不意味着上帝的絕對性受到限制。相反,基督教教義強調上帝的絕對性和無限性。 上帝的絕對性指的是上...

Read More
阿米念派 vs 加爾文派
阿米念派與加爾文派之爭代表了基督教神學中兩種不同的觀點,尤其在新教內部,關於救恩的獲得方式以及人是否有選擇權的問題上存在...
By 心境   October 29, 2024
系統神學綱要 (十一)—末世論
第十章: 末世論(ESCHATOLOGY) 一. 有關末世論的幾個基本概念 A. 教會被提 (RAPTURE) 1) 基...
By 心境   June 26, 2024
系統神學綱要 (九)—罪論
第八章: 罪論 (Harmartiology) 一. 概述: A. 有關罪的兩難推論(Dilemma) (神義論, Th...
By 心境   June 26, 2024
系統神學綱要 (八)—人論
第七章: 人論(Anthropology ) 一. 為什麼要研究人? 二. 人的起源 A. 錯誤的模型 1 無神進化論 ...
By 心境   June 26, 2024

開悟是一種什麼感覺?
By 心境   February 5, 2024

開悟是一種什麼感覺?我是一個開悟者。放下那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部分,也不去管某宗某派的故弄玄虛。我把切實的開悟感受分享出來,希望讓那些還在路上的人,找到方向。 開悟就是意識的暫時消亡我們每個人都有...

Read More
開悟是怎樣一種體驗?(新)
解釋開悟開悟,指人類通過對自我認知的提升,從而達到一種內在圓滿的精神狀態。 與燒香拜泥,磕頭念經,從屬什麼類型的信仰體系...
By 心境   February 4, 2024
開悟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詳細介紹了開悟的基本常識、開悟的障礙、開悟的方法、開悟的境界以及開悟的參考資料,非常詳細,有緣人自取之。 開悟不是一種知...
By 心境   February 5, 2024
開悟是怎樣一種體驗?
開悟,指人類通過對自我認知的提升,從而達到一種內在圓滿的精神狀態。 ‘開悟’這個詞所描述的,是一種人類意識向內攀登,達到...
By 心境   February 4, 2024
廖閱鵬:從賽斯資料看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教開發出來的教法,是佛法中處理死亡這一人人最終都會遭遇到的,人生最後一件大事的寶貴教法。在大乘佛教興起之...
By 心境   January 24, 2024

我是神聖的
By 心境   January 16, 2024

假如全部生命是不受制約,那麼,它沒有生過,也沒有死過。一樣地,真正的我,也就是自性或本性,不可能生,不可能死。 (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它本身就是永恆,本身...

Read More
記得維持快樂
知道何時、何地、如何記得維持快樂,也許是我們能教給孩子的最重要功課。 即使是宇宙最低等的生命,也懂得追求快樂。達到快樂,...
By 心境   November 23, 2020
楊定一/用正向思維幫情緒找出口
許多發生在人際中的常見衝突,其實都是來自一些言語上不當表達。不管是夫妻、親子間的溝通,或者是主管與部屬、朋友間的溝通,因...
By 心境   November 22, 2020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你會遇到這本書,可能以為只是偶然,其實,從一體的角度來看,沒有什麽是偶然,樣樣都是安排好的(pre-ordained)。...
By 心境   November 21, 2020
宇宙不可能犯錯
「一切都好」也同時是對生命最大的肯定,是承認宇宙不可能犯錯。一生到現在的任何遭遇,包括經過的種種傷痛,留下的種種傷痕,都...
By 心境   November 21, 2020

劉豐:喚醒內在智慧–做快樂自在的教育者 喚醒內在智慧–做快樂自在的教育者—劉...
November 18, 2020
喚醒大道至簡的高維智慧,是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 !– 劉豐  生命的自由來自於意識緯度的提升。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升...
November 18, 2020
喚醒內在的智慧 劉豐教授 教育是傳道授業解惑 一、喚醒 1.內在具足宇宙中的...
November 20, 2020
劉豐:開啟你的高維智慧摘要 ○  你看到,即你有。看到美好,說明你內在美好。內...
November 19, 2020
開啟你的高維智慧 內容簡介 · · · · · ·《開啟你的高維智慧》是一把可...
November 20, 2020

Latest Posts

家庭治療1:鮑恩(Murray Bowen)系統家庭治療的幾個重要理論概念

January 24, 2025January 24, 2025 心境

  “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佔據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中國文化的一項特殊而關鍵的內容。這既反映了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國人注重個體生活的“歷史延續性”傾向,這也是中國人的民族性所在。同時,這種注重“家”...

原生家庭是福是禍? 尋找心裡的無底深淵

January 24, 2025January 24, 2025 心境

近日台灣#MeToo熱潮不斷燃燒,其中黃子佼更被爆出性侵醜聞。事件被揭發後,黃子佼向大眾坦言自己原生家庭關係不堪,更親眼目睹過母親不忠的行為,繼而引童年陰影,讓自己誤入成為性侵者的歧途。到底原生...

A Chinese Liberal Supporter Reflects on Trudeau’s Ten Years in Power

January 21, 2025January 21, 2025 心境

I have been an immigrant for over 20 years and am now a Canadian citizen. I am unaffiliated with ...

系統式家庭治療連續培訓筆記摘錄

January 21, 2025February 16, 2025 心境

第一天  《家庭治療中的代際傳遞》 開場:家庭治療對內容是有關注的,但更多是從關係層面去切入。家庭治療第一步永遠是理解,理解之後才有可能改變。家庭治療的“中立”意味着可以不變,是尊重家庭選擇不變...

系統家庭理論的核心概念:自我分化

January 21, 2025January 24, 2025 心境

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是鮑恩家庭系統理論(BFST)的基礎概念,它指一個人的理智與情緒在心理上分離以及將自我獨立於他人之外。 人存在情緒、情感與智力三個系統,它們...

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八大概念(1)

January 21, 2025January 21, 2025 心境

前言:       鮑恩家庭系統理論(Bowen  family  system  theory)是個結構完善的家族系統理論,它不僅關...

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5)

January 21, 2025January 21, 2025 心境

第五章:家庭投射歷程 鮑恩認為:“投射歷程是在父親-母親-小孩間的三角關係中運作,它是藉由父母親的未分化而傷害子女,歷程的強度有強有弱,對於子女一生傷害的嚴重程度也有所不同,這樣的投射歷程或多或...

Bowen家庭理論的八個概念(4)

January 21, 2025January 21, 2025 心境

第四章:情緒切割 鮑恩認為:“我們現今社會的大部分家庭,往往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並且維持制式(象徵性)的關係,回家的頻率很少,並且將回家視為盡到探視的義務罷了。” 情緒切割是鮑恩在1960年從觀...

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八大概念(3)

January 21, 2025January 21, 2025 心境

第三章:三角關係 鮑恩認為:“與理論無關,無論是在家庭或其他團體中,三角關係是一種三人情緒形態,也是所有情緒系統的分子或基本組成單位。三角關係是最小的穩定關係系統。一個二人系統只要是平靜的,也可...

Posts pagination

Previous 1 2 3 … 34 Next

Categories

  • 靈性成長
  • 心理哲思
  • 冥想健身
  • 拉瑪那·馬哈希
  • 基督教
  • 佛教
  • 劉豐
  • 楊定一
  • AI
  • 永遠訴說

Recent Posts

  • 祂與我坐着
  • 30%代碼已被AI接管,工程師還能做什麼?
  • AI革命的下一程:Satya Nadella與Mark Zuckerberg對話實錄
  • 構建未來:AI、開源與生產力革命 —— Satya Nadella 與 Mark Zuckerberg 對談實錄整理
  • 存在

Recent Comments

  • erotik on 心是蓮花開
  • bursa escort on 心是蓮花開

Meta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Archives

  • May 2025
  • April 2025
  • March 2025
  • February 2025
  • January 2025
  • December 2024
  • October 2024
  • September 2024
  • August 2024
  • July 2024
  • June 2024
  • March 2024
  • February 2024
  • January 2024
  • December 2023
  • June 2023
  • April 2023
  • Jan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November 2021
  • October 2021
  • May 2021
  • April 2021
  • March 2021
  • February 2021
  • January 2021
  • December 2020
  • November 2020
  • 主頁
  • 靈性成長
  • 基督教
  • 佛教
  • 心理哲思
  • 冥想健身
  • 拉瑪那
  • 楊定一
  • 劉豐
  • 永遠訴說
  • AI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