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丨無我是唯一的真相
羅伯特·賴特用進化心理學啟發了我對“無我”的另一種觀念認知,以往的“無我”觀念更多是偏向於物質化理解,認為“我”本身皆是原子集成的身體器官、骨骼等因緣和合所鍛造,因此緣起性空。而羅伯特·賴特則在心理學和基因學層面解釋了“意識”的“無我”,他認為人的行為,一切都源於自然選擇為基因延續的利益和避害而設定出的“默認模式”,這種模式由大腦中諸多“模塊”模型構成,通過利益和避害原則隱性的根據外界環境變化,生成感覺,感覺激活腦模塊運作,進而引導人的行為,而這套“默認模式”隨着環境的變化,並未進化,因此生出引發現代生活之苦的諸多“幻覺”,而冥想是察覺到這種幻覺的最佳途徑,通過冥想的不斷修習,體察“本相”方可解脫。
基因增殖的最大化的趨利避害,是自然選擇的原始配置
一切源於有機物的感覺覺醒
有機物出現知覺之初,當感覺最早在生物界出現的時候,其使命在於保護有機體,具體而言就是使生物體趨向對其有利的事物(比如食物),避免對其有害的事物(比如毒素)。隨着生物變得越來越複雜,感覺誘發的行為也不再是趨利避害那麼簡單——比如,朝着正在對你施加危害的人大喊,或者奉承可能對你有利的人。
從自然選擇的邏輯而來的準則,如果我身體內的基因之所以被篩選出來,是因為它們能夠更好地將自身複製到下一代,那麼它們首要任務就是要保護能夠將它們送到下一代的載體也就是我的身體。這也就意味着這些基因會在我的腦中植入一種想法,使我認為保護自己這具身體比保護其他人的身體更重要。換言之,我是特別的,這一點非常接近自然選擇價值體系核心。
因此,自然選擇的目標是實現基因增殖的最大化,別無他求。自然選擇不僅不關心真相,也不關心我們長期幸福。
進化而來的特性與環境之間的錯位
而更有趣的是 從狩獵採集文明數萬年的過渡期
到人類從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到信息文明的數千年進化過程中
人類的社會文明在進化 而基因的默認模式似乎沒什麼長進
所以,從自然選擇的角度測算,在關乎生死的問題上,1%的正確率值得以99%的錯誤為代價,即使在那99%的情況下你會感到短暫的恐懼。
按羅伯特·賴特的話來說,你可能會因為在公共汽車或飛機上發生的某件尷尬事情而不安數小時,儘管你知道可能再也不會遇見那些目擊者,他們對你的評價也不會產生任何後果,但是心底還是難以釋懷。我什麼自然選擇會這樣設計,使生物體產生這種看似毫無疑義的不適感?或許在我們祖先所處的環境中,這並非毫無意義,因為在狩獵採集社會中,見識過你的某些表現的人,幾乎都會再見,因此他們對你的評價也是重要的。
而羅伯特·賴特母親的話洞見了一切:“我們如果意識到他人很少會在心裡評價我們,就不會花那麼多時間擔憂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了。”她是對的。我們假想他人會以某種方式評價我們,這種假想往往都是幻覺。同樣,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他人對我們的評價很重要,這也是幻覺。
但是人類進化的環境中,這些直覺大多不是幻覺,這也是它們如今仍然如此執着存在的願意之一。
自然選擇與基因的合謀,奴役人類的模塊形成
在心理學領域,特別是進化心理學領域,人們逐漸達成共識,認為思維式“模塊化”的。這樣看來,你的大腦是由很多專門的模塊組成的,模塊可以評估境況並做出反應,模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你的行為。而且,模塊之間的大多數互動是你意識不到的。
儘管模塊內部有分級處理的情況出現,但是模塊之間好像並沒有等級分化。所有這些模塊都不需要向部門領導彙報——這是一個放任自由,自組織的體系。
模塊按照職能,進化心理學家總結出了七個次級自我:自我保護、吸引配偶、保住配偶、友好關係、關愛親屬、社會地位、預防疾病。
規範這種模塊的名稱稱為:領域特異性心理機制。
自然選擇的隱含判斷, 產生感覺 感覺激活模塊啟動
從進化論目的的視角來看,感覺是對環境中事物的隱含判斷,判斷它們對生物體有利還是有害,根據這些判斷,決定哪些行為(接近、躲避、尖叫或奉承)對生物體是有用的。
而這種感覺到模塊激活的反射過程
讓我們誤認為我們才是這種感覺的主控人
但這種認知卻充滿了悖論
所以羅伯特·賴特說:假若感覺是我,感覺就不會讓它自己有不適,而且我們能夠通過說,讓這感覺這樣,讓這感覺不這樣,就可以改變感覺。但我們一般無法做到完全控制自己的感覺,所以,即便我們不喜歡某些令人厭煩的感覺,它們還是會久久不散。
現在看來,我們的意識自我在引導行為方面的作用遠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重要。它的作用被誇大的原因應該是意識心自我感覺太強大,換言之,意識心天然蒙蔽了自我。
所以,沒有所謂的作為首席執行官的“自我”,沒有“行為的行為者”,也沒有“思考的思考着”——能夠得到現代心理學的有力佐證。現代心理學顯示,意識中的自我對我們行為的掌控比看起來要弱得多。有許多心理學家,尤其是進化心理學家,認為大腦具有“模塊”模型,這與“沒有首席執行官”的觀點恰好吻合。
因此,所謂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無我”被接受。
正念冥想的修習
超脫人生之苦的良方
意識到“自我”不存在
而我們又時常被模塊的反射所控制
由此造成的人生之苦
該如何解決?
苦在一定的意義上時可選擇的,要消除或減少苦的方法,就是更清晰的看現實,要看客觀事物的本相,不做過多的延伸。
通過冥想訓練,經常看清這些細小甚至瑣碎的真相,有助於我們看到更大的、不那麼瑣碎的真相。
你每天體會到的那些細小真相——至少在狀態好的時候可以體會到——蘊藏更大的真相,這種真相展現了現實的本質,還展現了我們對現實錯誤感知帶來的扭曲,甚至幻覺。
認知幻覺,進行體察,便可超脫。
書摘部分:
1.所謂“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種感覺的說服工具,人本質上是由感覺驅動的。
2.標籤,並非是東西的本性,只是我們主觀的看法而已,這就是:色即是空。
3.三毒:我們主觀判斷有兩大傾向:一個人是“貪”,希望把好的東西佔為己有;另一個是嗔,希望遠離不好的東西。因為貪和嗔,我們無法客觀看待世間萬物,就形成了痴。
4.不要用佛教教義來使自己成為更好的佛教徒,用它來做更好的自己。
5.“達摩”(dharma)一詞有幾層意思,包括“佛法”以及“佛教徒修行佛法應走的路”。
6.進化心理學研究的是大腦如何由自然選擇設計來誤導我們,甚至奴役我們的。
7.佛陀訓誡的核心是一種普遍的動態:深深迷戀感官愉悅,這種快感充其量只是稍縱即逝的享受。佛陀傳達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我們尋求的快感會迅速消失,然後令我們渴求更多。
8.佛陀宣稱人生充滿無盡的苦,但還是有些學者稱這樣的解讀不夠客觀、準確,而且“dukkha”這個詞雖然譯作“苦”,但在某些語境下也可以翻譯成“不滿足”。
9.期待的快感比實際吃下所帶來的快感更強—那麼就是陷入了幻覺,或者換個不那麼激進的說法,至少是被誤導了。
10.你仍然會陷入這種出於本能的自然怪圈而難以自拔,徒勞的追尋快感—心理學家有時將之稱為“享樂跑步機”(the hedonic treadmill)—但是現在你有了新的理由,去審視其中的荒誕。換言之,你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個跑步機,是特意設計出來讓你不停奔跑的,而且你通常到達不了任何終點。然而你還是不停的奔跑。
11.詠給·明就仁波切曾經說過:“歸根結底,幸福就是在因意識到精神痛苦而不適和被這種痛苦控制而不適之間做出選擇”。
12.我從進化心理學中得到的是兩個世界最糟糕的部分:令人痛苦的自我意識、卻帶不來深層的幸福。我既要忍受意識到精神痛苦的不適,還要面對其控制的不適。
13.所謂“正念生活”就是留心,注意當下發生的事情,用清晰、直接的方式體驗,不要被各種精神困惑蒙蔽。停下來,聞聞玫瑰花香。
14.古代佛經《四念處經》提醒我們,人類的身體里“種種不凈充滿”,指導我們冥想身體的各種組成成分,即“屎、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淋巴、唾、涕、滑液、尿”。經文還要求我們想象身體“或死一日,或死二日,或死三日,膨脹瘀黑,膿爛充滿”。
15.佛教認為,幻覺以微妙、更為普遍的方式滲透到日常的感知和思考中,其發揮影響力的方式遠超我們的想象,且看起來合情合理。
16.墨菲斯對尼奧所說的:“我只能給你指出門的所在。真正跨過那扇門的是你自己。”
17.暴躁的性格註定會成為通往正念道路的一個阻力。
18.專註於呼吸並不是為了體察呼吸。其目的在於穩定你的心緒,使大腦擺脫日常的關注點,使你能夠以清晰、不疾不徐、相對鎮定的方式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而”正在發生的事情“尤指頭腦中正在發生的事情。
19.內心的情緒,如悲傷、焦慮、煩躁、寬慰、喜悅,你要嘗試換一種有利的角度去體驗這些情緒,既不留戀好的,也不逃避壞的,而是直截了當地體驗它們,觀察它們。
20.更加接近這種感覺,反而與它產生了一種距離感,那是某種超脫(不執),這種循環通過冥想可以反覆出現:接受甚至欣然接納某種令人厭煩的感覺,可以使你與之產生一種臨界距離,最終使厭煩的感覺消退。
21.我們看世界時所見的事物,並不似表面看起來那般獨特、真切。
22.你所認為的產生想法的“你”、感受情緒的“你”、做出決定的“你”、其實並非真實的存在。
23.你的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都和它們展現出來的樣子不同。
24.我們對“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頭腦中的世界)的自然觀都深受誤導,而且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對這兩個世界的錯誤認知確實會帶給人很多痛苦。
25.在定義感覺的“真”或“假”時有這樣一種方法:如果它們給我們的感覺很好,卻引導我們做出不利於自身的事情,那麼它們就是“假的”感覺。
26.從自然選擇的角度測算,在關乎生死的問題上,1%的正確率值得以99%的錯誤為代價,即使在那99%的情況下你會感到短暫的恐懼。
27.你可能會因為在公共汽車或飛機上發生的某件尷尬事情而不安數小時,儘管你知道可能再也不會遇見那些目擊者,他們對你的評價也不會產生任何後果,但是心底還是難以釋懷。我什麼自然選擇會這樣設計,使生物體產生這種看似毫無疑義的不適感?或許在我們祖先所處的環境中,這並非毫無意義,因為在狩獵採集社會中,見識過你的某些表現的人,幾乎都會再見,因此他們對你的評價也是重要的。
28.我母親以前經常說:“我們如果意識到他人很少會在心裡評價我們,就不會花那麼多時間擔憂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了。”她是對的。我們假想他人會以某種方式評價我們,這種假想往往都是幻覺。同樣,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他人對我們的評價很重要,這也是幻覺。但是人類進化的環境中,這些直覺大多不是幻覺,這也是它們如今仍然如此執着存在的願意之一。
29.這些因焦慮而起的末世念頭都屬於“誤報”。
30.一切都源於“進化而來的特性與環境之間的錯位”。
31.使我們對個人社會地位前景以及後代社會地位前景產生焦慮的基因似乎已經被納入人類基因庫了
32.我們的社交焦慮可以被看作“自然的”。但是其運轉的環境已經與其最初被“設計”時的運轉環境發生了很大的不同,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什麼它們經常徒勞無果,還帶來毫無價值的幻覺。
33.以正念為基礎的認知行為療法(MBCT)已經存在了。
34.正如佛陀所強調的,我們不斷努力追求更好的感覺,一定程度上是對更好所能持續時間的過高估計。而且,一旦更好結束,伴隨而來的可能是更糟,一種不安的感覺,一種更深的渴求。
35.他看不穿的是其本源。我們由自然選擇塑造,自然選擇的目標是實現基因增殖的最大化,別無他求。自然選擇不僅不關心真相,也不關心我們長期幸福。
36.血統存續的代價或許就是一生的不適。或者,可以用佛陀的說法,是一生的“苦”。而且佛陀可能還會補充說,如果你能夠直面“苦”的心理原因,這種代價就是可以避免的。
37.默認模式網絡是一直存在的。
38.大腦需要某種關注對象,使其擺脫習慣性的思緒遊盪。
39.正定冥想:專註的對象不一定是呼吸。根據冥想傳統的不同,專註的對象可以是咒語、想象中的視覺形象、反覆出現的聲音,或者其他任何東西。
40.八正道之間互相依存的地方太多,所以不能線性修習。
41.佛教的真諦,就是要直面痛苦,不要逃避,然後才能離苦得樂。
42.活在當下儘管是正念冥想的內在組成部分,但並非這種修行的關鍵所在。它是達成目標的手段,並非最終的目標。
43.純粹的開悟就像數學中的漸近線:可以不斷接近,但永遠無法觸及。
44.我所修習的正念冥想屬於某一種特別的冥想流派,稱作“內觀派(Vipassana)”。Vipassana是一個古代詞,指清晰的視覺,又被譯作“洞見”。
45.在傳統內觀的框架內修習正念冥想,最終目標就要宏大得多:獲得洞見。並不是理解一些新事物在日常意義上的洞見,而是要看清事實的本質。
46.三法印:無常、苦、無我。
47.五蘊:1.色身,包括眼、耳等感覺器官。2.基本的感覺。3.辨識(可辨識的景象或聲音)4.心所(很大的一個類別,包括複雜的情緒、思想、傾向、習慣和決定)5.意識,或認識,特指對其他四蘊內容的認識。
48.假若感覺是我,感覺就不會讓它自己有不適,而且我們能夠通過說,讓這感覺這樣,讓這感覺不這樣,就可以改變感覺。但我們一般無法做到完全控制自己的感覺,所以,即便我們不喜歡某些令人厭煩的感覺,它們還是會久久不散。
49.最深層次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人類語言還不足以描述最深層次的那個特別的存在。因此,從實用角度考慮,也就是出於語言習慣方面的考慮,我們不得不稱之為“我”“你”“他”和“她”。換言之,在終極意義上,“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傳統意義上是存在的。
50.佛陀說,糾纏是由人們對“五蘊”的“欲”而起,人們對“五蘊”有一種執念和佔有慾。換言之,因為“糾纏”得太久,人已經無法認識到“五蘊”其實“無我”。人們依附於情緒、思想和其他“五蘊”元素,好似這些都是私人所有。但其實並不是。
51.有些佛教哲學家提出,或許存在兩種“意識”,或者兩種模式的意識,或者兩種層次的意識,或者不管我們怎麼去定義的兩種意識吧。其中一種意識是你從中得到解脫的,另外一種是你得到解脫之後,伴隨你的,第一種意識與其他四蘊完全糾纏在一起,而第二種是對其他四蘊更客觀的認識,是在糾纏接觸之後仍然存在的更善於沉思的意識。
52.無我的訓教:更多的是要去做,而不是去想。
53.這時佛陀拿出了撒手鐧。他提醒火吠舍:當如來佛向任何一個人提出一個合理的問題,他重複三次後仍然得不到回答時,被問話人的頭將立刻被劈作七瓣。
54.意識自我並非無所不能的行政當局。
55.控制語言的是左腦。
56.我們的意識自我在引導行為方面的作用遠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重要。它的作用被誇大的原因應該是意識心自我感覺太強大,換言之,意識心天然蒙蔽了自我。
57.如果我們相信自己,就有助於說服別人相信我們。向他人證明我們是始終如一、理性、有掌控力的行動者,當然是對我們有利的——或者更準確地說,對我們狩獵——採集時代祖先的基因傳播是有利的。
58.除了有自知之明這一點,我自認為是個普通人。——蒙田
59.我們至少身處兩種幻覺中。一種是關乎“意識自我”的本質,我們以為自己對事物的掌控力比實際情況要強。另一種幻覺關乎我們到底是怎樣的人,即我們的能力和品德。你可以將這兩種錯覺稱為“關於自我的幻覺”。
60.在心理學領域,特別是進化心理學領域,人們逐漸達成共識,認為思維式“模塊化”的。這樣看來,你的大腦是由很多專門的模塊組成的,模塊可以評估境況並做出反應,模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你的行為。而且,模塊之間的大多數互動是你意識不到的。
61.儘管模塊內部有分級處理的情況出現,但是模塊之間好像並沒有等級分化。所有這些模塊都不需要向部門領導彙報——這是一個放任自由,自組織的體系。
62.浪漫的情緒會改變我們的行為是站得住腳的。
63.模塊由感覺激活。
64.當你通過正念關注某種感覺,將其摒棄的時候,你也摒棄了之前被認作“自我”一部分的某些東西,你一點點地鑿下了“自我”的碎片。但現在我們回頭再看,用“鑿下碎片”這種說法可能低估可你所做事情的量級。感覺並非你所認為的“自我”的一小部分,他們近乎那個“自我”的核心,它們所做的事情正是你以為“你”所做的事情:做決定。是感覺“決定了”當下由哪個模塊負責,隨後則由該模塊決定你在那段時間裡所做的事情。
65.嫉妒:頭腦的暴君。
66.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能夠獲取資源(比如食物)和更高的社會地位,有利於吸引異性。
67.七個次級自我:自我保護、吸引配偶、保住配偶、友好關係、關愛親屬、社會地位、預防疾病。
68.這種大腦狀態並非意識“自我”“選擇”進入的,而是由感覺激發的,儘管意識“自我”大體上能夠觸及感覺,但它可能未曾注意到這種感覺,也可能沒有注意到進入了一種新的狀態(意識自我作為首席執行官)的觀點就到此為止了。
69.真正稱得上恆久、本質上無變化,那就是幻覺了:認為存在一個首席執行官、存在一個國王的幻覺,認為“我”——意識自我——就是首席執行官的幻覺。
70.佛學思想和現代心理學在這一點上交匯:在普通的人類生活中並沒有掌控局勢的唯一的自我,也沒有意識的首席執行官,有的似乎是一系列自我,它們輪番上場,掌控着局勢。如果它們是通過感覺掌控局勢的,我們就有理由認為,改變感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可以改變局勢。
71.內觀強調正念:藏傳佛教往往引導大腦轉向視覺圖像;而禪宗有時候會沉思神秘的心印(koan)。那句古諺說:禪宗適合詩人,藏傳佛教適合美術家,而內觀適合心理學家。
72.自然選擇設計的大腦就是要關注我們自己的利益。
73.我們都是社會性動物。
74.模塊模型從進化論角度來看非常合情合理:吸引配偶、保住配偶、提升社會地位、關愛親屬、經營友誼、等各種模塊。
75.我們看電影會被拉進劇情里,而忘記了它們虛幻的本質。
76.靜修的地方:森林避難所。
77.我們感知的世間萬物——樹木、飛機、鵝卵石——根本不存在,至少不是以我們自然見到它們的模樣存在。
78.人類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隸。——大衛·休謨
79.負責控制快感的伏隔核,在人們預期到獎勵或看到喜歡的東西時會更活躍。受試者看到某種商品時,伏隔核越活躍,他就越有可能購買這種產品。另外還有腦島,在人們預期到痛苦或其他不快的事情時,會變得異常活躍。受試者看到價格之後,腦島越活躍,購買這種商品的可能性就越低。
80.大劑量服用泰諾膠囊也能緩解社交排斥帶來的痛苦。
81.研究顯示,誘惑越強大,試圖抗拒誘惑的人的前額葉就越活躍。
82.單純的理性根本不可能抑制符合意願的激情。——休謨
83.隨着時間的推移,獲得滿足的機會不斷出現,你就越少權衡。獲得即時滿足的驅動力越強,你根本無法抵抗。這就是成癮的過程。
84.自律就像肌肉,如果你用,它就變強;如果你不用,它就變弱。
85.RAIN:首先你辨識(Recognize)出感覺。然後,你接受(Accept)這種感覺(而不是嘗試驅散它)。之後,你審視(Investigate)這種感覺及其與你身體的關係。最後,N代表不認同(Nonidentification),或者說是不執。以此為結尾很好,因為不執於事是佛陀給我們開出的萬能藥方,以幫助我們擺脫苦惱。
86.不糾結於有沒有一個所謂的“自我”存在,只需要關注“無我”教義中有用的部分,特別是你的任何感覺——抽煙的慾望、搜索智能手機的慾望、仇恨的慾望——都並非你的內在固有組成。你可以觀察這些感覺的本來面目:某種模塊試圖給予力量的東西。你越多地通過這種方式觀察——正念地觀察——它們的力量就越弱,就越不屬於“你”。
87.我們在理解外部世界時,並非在真正的理解這個世界,而是在“構建”一個世界。
88.世界是三維的,但我們是通過二維數據觀察這個世界的。
89.大腦中負責給事物分配感覺的機器,原本是設計來實現基因傳播最大化的。如今這種設計已經不再可靠。
90.我們在事物上感覺到的“本質”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存在於我們所感知的事物上,但其實它們都是我們頭腦的營造,與現實並沒有必要的聯繫。事物伴隨着故事而來,不管故事的真假,它都塑造了我們對事物的感覺,由此也塑造了事物本身,給了事物我們所感知到的全貌。
91.歸因機制會強化原本的敵人形象。敵人的暴力行為歸因於性格,因此可以進一步證明敵人天生好鬥。暴躁。親善的行為被解釋為對情境的反應——戰鬥技巧。對外部壓力的響應或是因弱勢而做出的暫時性調整——因此也不需要對他們原本的形象做調整。
92.領域特異性心理機制。
93.任何事物都沒有“自性”;任何事物都不具備維持自身持續存在的所有要素;任何事物都不是自給自足的。由此形成“空”的理念:一切事物都缺乏自性,都缺少獨立存在性。
94.佛陀開悟之後第一次開示,即野鹿苑講經時,他說從“苦”中得解放的關鍵在於克服貪愛。但是在第二次開示中,即關於“無我”的開示中,得解放的關鍵似乎又變成了認識到自我不存在,聽過這次開示的僧人都立刻得到了解脫。
95.魔羅(Mara)佛教中的惡靈,曾在佛陀冥想時誘惑佛陀。
96.自然選擇就和機器大帝一樣,設計出了控制我們的幻覺,它將這些幻覺植入我們的大腦。如果你想要將自然選擇擬人化,就可以進一步拿機器大帝做類比,自然選擇對我們施加幻覺,就是為了奴役我們,實現它的目的。它的目的當然就是將基因傳給下一代。這是自然選擇價值體系的核心,也是涉及人類大腦的指導標準。
97.如果說自然選擇只在我的身體里植入了一種觀念,那就是我的利益獨一無二,我應該專註於這些利益。當我的部分利益與他人的利益重疊時還好,我么可以合作;但是如果沒有重疊,就要以我的利益為先。
98.這是從自然選擇的邏輯而來的準則,如果我身體內的基因之所以被篩選出來,是因為它們能夠更好地將自身複製到下一代,那麼它們首要任務就是要保護能夠將它們送到下一代的載體也就是我的身體。這也就意味着這些基因會在我的腦中植入一種想法,使我認為保護自己這具身體比保護其他人的身體更重要。換言之,我是特別的,這一點非常接近自然選擇價值體系核心。
99.開悟的這個條件——外在的無我體驗,伴隨着你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界限消解,你與其他所有生命之間的利益連為一體——要求摒棄自然選擇植入人體的一種基本規則:我之為我便是特別的。這便是反抗。
100.有機物出現知覺之初,當感覺最早在生物界出現的時候,其使命在於保護有機體,具體而言就是使生物體趨向對其有利的事物(比如食物),避免對其有害的事物(比如毒素)。隨着生物變得越來越複雜,感覺誘發的行為也不再是趨利避害那麼簡單——比如,朝着正在對你施加危害的人大喊,或者奉承可能對你有利的人。
101.從進化論目的的視角來看,感覺是對環境中事物的隱含判斷,判斷它們對生物體有利還是有害,根據這些判斷,決定哪些行為(接近、躲避、尖叫或奉承)對生物體是有用的。
102.幼年熊貓可以把母親的糞便當食物。
103.無源之見,或許都是對佛教最精闢的描述:不帶任何自私偏見的洞察,而是在一定程度以上甚至根本不是任何特定人類的視角,抑或是其他任何物種的視角。這種洞察切實藐視了自然選擇的權威,因為自然選擇全都在於特定的視角。自然選擇就是要創造出許許多多種不同的視角,每一種的成形從根本上講都遵從一種原則:它比與之相抵觸的視角更為真實,沒有另一種視角天然具備對這種真相的意識,而對其荒謬性的意識則更淡漠。佛教開悟就是要超越所有這些視角。
104.19世紀道德哲學家亨利·西季威克在下文中提及的一種說法:從宇宙視角來看,任何個體的利益並不比其他任何個體的利益更重要,這是不言而喻的準則。
105.自然選擇的好話:它確實創造了有感情的生命,而有感情的生命是一種非常美妙的事物。
106.佛教和自然選擇似乎站在同一立場:有感情的生命是好的。
107.通過訓練,經常看清這些細小甚至瑣碎的真相,有助於我們看到更大的、不那麼瑣碎的真相。
108.苦在一定的意義上時可選擇的,要消除或減少苦的方法,就是更清晰的看現實,要看客觀事物的本相,不做過多的延伸。
109.你每天體會到的那些細小真相——至少在狀態好的時候可以體會到——蘊藏更大的真相,這種真相展現了現實的本質,還展現了我們對現實錯誤感知帶來的扭曲,甚至幻覺。
110.沒有所謂的作為首席執行官的“自我”,沒有“行為的行為者”,也沒有“思考的思考着”——能夠得到現代心理學的有力佐證。現代心理學顯示,意識中的自我對我們行為的掌控比看起來要弱得多。有許多心理學家,尤其是進化心理學家,認為大腦具有“模塊”模型,這與“沒有首席執行官”的觀點恰好吻合。這種模型有助於解釋資深冥想者的一種普遍理解:“想法自我思考”。
111.切實地逃脫束縛我們而且我們往往視而不見的影響鏈。
112.根據佛教哲學,個人勞動成果最好不要描述成個人的勞動成果。最好的描述應該是,多年來各種因緣作用於你身上而得到的結果——因緣太多,想要一一辨別根本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