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丨无我是唯一的真相

洞见丨无我是唯一的真相

罗伯特·赖特用进化心理学启发了我对“无我”的另一种观念认知,以往的“无我”观念更多是偏向于物质化理解,认为“我”本身皆是原子集成的身体器官、骨骼等因缘和合所锻造,因此缘起性空。而罗伯特·赖特则在心理学和基因学层面解释了“意识”的“无我”,他认为人的行为,一切都源于自然选择为基因延续的利益和避害而设定出的“默认模式”,这种模式由大脑中诸多“模块”模型构成,通过利益和避害原则隐性的根据外界环境变化,生成感觉,感觉激活脑模块运作,进而引导人的行为,而这套“默认模式”随着环境的变化,并未进化,因此生出引发现代生活之苦的诸多“幻觉”,而冥想是察觉到这种幻觉的最佳途径,通过冥想的不断修习,体察“本相”方可解脱。

基因增殖的最大化的趋利避害,是自然选择的原始配置

一切源于有机物的感觉觉醒

有机物出现知觉之初,当感觉最早在生物界出现的时候,其使命在于保护有机体,具体而言就是使生物体趋向对其有利的事物(比如食物),避免对其有害的事物(比如毒素)。随着生物变得越来越复杂,感觉诱发的行为也不再是趋利避害那么简单——比如,朝着正在对你施加危害的人大喊,或者奉承可能对你有利的人。

从自然选择的逻辑而来的准则,如果我身体内的基因之所以被筛选出来,是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将自身复制到下一代,那么它们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能够将它们送到下一代的载体也就是我的身体。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基因会在我的脑中植入一种想法,使我认为保护自己这具身体比保护其他人的身体更重要。换言之,我是特别的,这一点非常接近自然选择价值体系核心。

因此,自然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基因增殖的最大化,别无他求。自然选择不仅不关心真相,也不关心我们长期幸福。

进化而来的特性与环境之间的错位

而更有趣的是 从狩猎采集文明数万年的过渡期

到人类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的数千年进化过程中

人类的社会文明在进化 而基因的默认模式似乎没什么长进

所以,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测算,在关乎生死的问题上,1%的正确率值得以99%的错误为代价,即使在那99%的情况下你会感到短暂的恐惧。

按罗伯特·赖特的话来说,你可能会因为在公共汽车或飞机上发生的某件尴尬事情而不安数小时,尽管你知道可能再也不会遇见那些目击者,他们对你的评价也不会产生任何后果,但是心底还是难以释怀。我什么自然选择会这样设计,使生物体产生这种看似毫无疑义的不适感?或许在我们祖先所处的环境中,这并非毫无意义,因为在狩猎采集社会中,见识过你的某些表现的人,几乎都会再见,因此他们对你的评价也是重要的。

而罗伯特·赖特母亲的话洞见了一切:“我们如果意识到他人很少会在心里评价我们,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担忧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了。”她是对的。我们假想他人会以某种方式评价我们,这种假想往往都是幻觉。同样,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很重要,这也是幻觉。

但是人类进化的环境中,这些直觉大多不是幻觉,这也是它们如今仍然如此执着存在的愿意之一。

自然选择与基因的合谋,奴役人类的模块形成

在心理学领域,特别是进化心理学领域,人们逐渐达成共识,认为思维式“模块化”的。这样看来,你的大脑是由很多专门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可以评估境况并做出反应,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你的行为。而且,模块之间的大多数互动是你意识不到的。

尽管模块内部有分级处理的情况出现,但是模块之间好像并没有等级分化。所有这些模块都不需要向部门领导汇报——这是一个放任自由,自组织的体系。

模块按照职能,进化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七个次级自我:自我保护、吸引配偶、保住配偶、友好关系、关爱亲属、社会地位、预防疾病。

规范这种模块的名称称为:领域特异性心理机制。

自然选择的隐含判断, 产生感觉 感觉激活模块启动

从进化论目的的视角来看,感觉是对环境中事物的隐含判断,判断它们对生物体有利还是有害,根据这些判断,决定哪些行为(接近、躲避、尖叫或奉承)对生物体是有用的。

而这种感觉到模块激活的反射过程

让我们误认为我们才是这种感觉的主控人

但这种认知却充满了悖论

所以罗伯特·赖特说:假若感觉是我,感觉就不会让它自己有不适,而且我们能够通过说,让这感觉这样,让这感觉不这样,就可以改变感觉。但我们一般无法做到完全控制自己的感觉,所以,即便我们不喜欢某些令人厌烦的感觉,它们还是会久久不散。

现在看来,我们的意识自我在引导行为方面的作用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它的作用被夸大的原因应该是意识心自我感觉太强大,换言之,意识心天然蒙蔽了自我。

所以,没有所谓的作为首席执行官的“自我”,没有“行为的行为者”,也没有“思考的思考着”——能够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有力佐证。现代心理学显示,意识中的自我对我们行为的掌控比看起来要弱得多。有许多心理学家,尤其是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大脑具有“模块”模型,这与“没有首席执行官”的观点恰好吻合。

因此,所谓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无我”被接受。

正念冥想的修习
超脱人生之苦的良方
意识到“自我”不存在

而我们又时常被模块的反射所控制

由此造成的人生之苦

该如何解决?

苦在一定的意义上时可选择的,要消除或减少苦的方法,就是更清晰的看现实,要看客观事物的本相,不做过多的延伸。

通过冥想训练,经常看清这些细小甚至琐碎的真相,有助于我们看到更大的、不那么琐碎的真相。

你每天体会到的那些细小真相——至少在状态好的时候可以体会到——蕴藏更大的真相,这种真相展现了现实的本质,还展现了我们对现实错误感知带来的扭曲,甚至幻觉。

认知幻觉,进行体察,便可超脱。

书摘部分:
1.所谓“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种感觉的说服工具,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

2.标签,并非是东西的本性,只是我们主观的看法而已,这就是:色即是空。

3.三毒:我们主观判断有两大倾向:一个人是“贪”,希望把好的东西占为己有;另一个是嗔,希望远离不好的东西。因为贪和嗔,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就形成了痴。

4.不要用佛教教义来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佛教徒,用它来做更好的自己。

5.“达摩”(dharma)一词有几层意思,包括“佛法”以及“佛教徒修行佛法应走的路”。

6.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是大脑如何由自然选择设计来误导我们,甚至奴役我们的。

7.佛陀训诫的核心是一种普遍的动态:深深迷恋感官愉悦,这种快感充其量只是稍纵即逝的享受。佛陀传达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我们寻求的快感会迅速消失,然后令我们渴求更多。

8.佛陀宣称人生充满无尽的苦,但还是有些学者称这样的解读不够客观、准确,而且“dukkha”这个词虽然译作“苦”,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翻译成“不满足”。

9.期待的快感比实际吃下所带来的快感更强—那么就是陷入了幻觉,或者换个不那么激进的说法,至少是被误导了。

10.你仍然会陷入这种出于本能的自然怪圈而难以自拔,徒劳的追寻快感—心理学家有时将之称为“享乐跑步机”(the hedonic treadmill)—但是现在你有了新的理由,去审视其中的荒诞。换言之,你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跑步机,是特意设计出来让你不停奔跑的,而且你通常到达不了任何终点。然而你还是不停的奔跑。

11.咏给·明就仁波切曾经说过:“归根结底,幸福就是在因意识到精神痛苦而不适和被这种痛苦控制而不适之间做出选择”。

12.我从进化心理学中得到的是两个世界最糟糕的部分:令人痛苦的自我意识、却带不来深层的幸福。我既要忍受意识到精神痛苦的不适,还要面对其控制的不适。

13.所谓“正念生活”就是留心,注意当下发生的事情,用清晰、直接的方式体验,不要被各种精神困惑蒙蔽。停下来,闻闻玫瑰花香。

14.古代佛经《四念处经》提醒我们,人类的身体里“种种不净充满”,指导我们冥想身体的各种组成成分,即“屎、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唾、涕、滑液、尿”。经文还要求我们想象身体“或死一日,或死二日,或死三日,膨胀瘀黑,脓烂充满”。

15.佛教认为,幻觉以微妙、更为普遍的方式渗透到日常的感知和思考中,其发挥影响力的方式远超我们的想象,且看起来合情合理。

16.墨菲斯对尼奥所说的:“我只能给你指出门的所在。真正跨过那扇门的是你自己。”

17.暴躁的性格注定会成为通往正念道路的一个阻力。

18.专注于呼吸并不是为了体察呼吸。其目的在于稳定你的心绪,使大脑摆脱日常的关注点,使你能够以清晰、不疾不徐、相对镇定的方式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正在发生的事情“尤指头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19.内心的情绪,如悲伤、焦虑、烦躁、宽慰、喜悦,你要尝试换一种有利的角度去体验这些情绪,既不留恋好的,也不逃避坏的,而是直截了当地体验它们,观察它们。

20.更加接近这种感觉,反而与它产生了一种距离感,那是某种超脱(不执),这种循环通过冥想可以反复出现:接受甚至欣然接纳某种令人厌烦的感觉,可以使你与之产生一种临界距离,最终使厌烦的感觉消退。

21.我们看世界时所见的事物,并不似表面看起来那般独特、真切。

22.你所认为的产生想法的“你”、感受情绪的“你”、做出决定的“你”、其实并非真实的存在。

23.你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都和它们展现出来的样子不同。

24.我们对“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头脑中的世界)的自然观都深受误导,而且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对这两个世界的错误认知确实会带给人很多痛苦。

25.在定义感觉的“真”或“假”时有这样一种方法:如果它们给我们的感觉很好,却引导我们做出不利于自身的事情,那么它们就是“假的”感觉。

26.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测算,在关乎生死的问题上,1%的正确率值得以99%的错误为代价,即使在那99%的情况下你会感到短暂的恐惧。

27.你可能会因为在公共汽车或飞机上发生的某件尴尬事情而不安数小时,尽管你知道可能再也不会遇见那些目击者,他们对你的评价也不会产生任何后果,但是心底还是难以释怀。我什么自然选择会这样设计,使生物体产生这种看似毫无疑义的不适感?或许在我们祖先所处的环境中,这并非毫无意义,因为在狩猎采集社会中,见识过你的某些表现的人,几乎都会再见,因此他们对你的评价也是重要的。

28.我母亲以前经常说:“我们如果意识到他人很少会在心里评价我们,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担忧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了。”她是对的。我们假想他人会以某种方式评价我们,这种假想往往都是幻觉。同样,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很重要,这也是幻觉。但是人类进化的环境中,这些直觉大多不是幻觉,这也是它们如今仍然如此执着存在的愿意之一。

29.这些因焦虑而起的末世念头都属于“误报”。

30.一切都源于“进化而来的特性与环境之间的错位”。

31.使我们对个人社会地位前景以及后代社会地位前景产生焦虑的基因似乎已经被纳入人类基因库了

32.我们的社交焦虑可以被看作“自然的”。但是其运转的环境已经与其最初被“设计”时的运转环境发生了很大的不同,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它们经常徒劳无果,还带来毫无价值的幻觉。

33.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MBCT)已经存在了。

34.正如佛陀所强调的,我们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感觉,一定程度上是对更好所能持续时间的过高估计。而且,一旦更好结束,伴随而来的可能是更糟,一种不安的感觉,一种更深的渴求。

35.他看不穿的是其本源。我们由自然选择塑造,自然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基因增殖的最大化,别无他求。自然选择不仅不关心真相,也不关心我们长期幸福。

36.血统存续的代价或许就是一生的不适。或者,可以用佛陀的说法,是一生的“苦”。而且佛陀可能还会补充说,如果你能够直面“苦”的心理原因,这种代价就是可以避免的。

37.默认模式网络是一直存在的。

38.大脑需要某种关注对象,使其摆脱习惯性的思绪游荡。

39.正定冥想:专注的对象不一定是呼吸。根据冥想传统的不同,专注的对象可以是咒语、想象中的视觉形象、反复出现的声音,或者其他任何东西。

40.八正道之间互相依存的地方太多,所以不能线性修习。

41.佛教的真谛,就是要直面痛苦,不要逃避,然后才能离苦得乐。

42.活在当下尽管是正念冥想的内在组成部分,但并非这种修行的关键所在。它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并非最终的目标。

43.纯粹的开悟就像数学中的渐近线:可以不断接近,但永远无法触及。

44.我所修习的正念冥想属于某一种特别的冥想流派,称作“内观派(Vipassana)”。Vipassana是一个古代词,指清晰的视觉,又被译作“洞见”。

45.在传统内观的框架内修习正念冥想,最终目标就要宏大得多:获得洞见。并不是理解一些新事物在日常意义上的洞见,而是要看清事实的本质。

46.三法印:无常、苦、无我。

47.五蕴:1.色身,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2.基本的感觉。3.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4.心所(很大的一个类别,包括复杂的情绪、思想、倾向、习惯和决定)5.意识,或认识,特指对其他四蕴内容的认识。

48.假若感觉是我,感觉就不会让它自己有不适,而且我们能够通过说,让这感觉这样,让这感觉不这样,就可以改变感觉。但我们一般无法做到完全控制自己的感觉,所以,即便我们不喜欢某些令人厌烦的感觉,它们还是会久久不散。

49.最深层次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人类语言还不足以描述最深层次的那个特别的存在。因此,从实用角度考虑,也就是出于语言习惯方面的考虑,我们不得不称之为“我”“你”“他”和“她”。换言之,在终极意义上,“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在传统意义上是存在的。

50.佛陀说,纠缠是由人们对“五蕴”的“欲”而起,人们对“五蕴”有一种执念和占有欲。换言之,因为“纠缠”得太久,人已经无法认识到“五蕴”其实“无我”。人们依附于情绪、思想和其他“五蕴”元素,好似这些都是私人所有。但其实并不是。

51.有些佛教哲学家提出,或许存在两种“意识”,或者两种模式的意识,或者两种层次的意识,或者不管我们怎么去定义的两种意识吧。其中一种意识是你从中得到解脱的,另外一种是你得到解脱之后,伴随你的,第一种意识与其他四蕴完全纠缠在一起,而第二种是对其他四蕴更客观的认识,是在纠缠接触之后仍然存在的更善于沉思的意识。

52.无我的训教:更多的是要去做,而不是去想。

53.这时佛陀拿出了撒手锏。他提醒火吠舍:当如来佛向任何一个人提出一个合理的问题,他重复三次后仍然得不到回答时,被问话人的头将立刻被劈作七瓣。

54.意识自我并非无所不能的行政当局。

55.控制语言的是左脑。

56.我们的意识自我在引导行为方面的作用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它的作用被夸大的原因应该是意识心自我感觉太强大,换言之,意识心天然蒙蔽了自我。

57.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就有助于说服别人相信我们。向他人证明我们是始终如一、理性、有掌控力的行动者,当然是对我们有利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对我们狩猎——采集时代祖先的基因传播是有利的。

58.除了有自知之明这一点,我自认为是个普通人。——蒙田

59.我们至少身处两种幻觉中。一种是关乎“意识自我”的本质,我们以为自己对事物的掌控力比实际情况要强。另一种幻觉关乎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人,即我们的能力和品德。你可以将这两种错觉称为“关于自我的幻觉”。

60.在心理学领域,特别是进化心理学领域,人们逐渐达成共识,认为思维式“模块化”的。这样看来,你的大脑是由很多专门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可以评估境况并做出反应,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你的行为。而且,模块之间的大多数互动是你意识不到的。

61.尽管模块内部有分级处理的情况出现,但是模块之间好像并没有等级分化。所有这些模块都不需要向部门领导汇报——这是一个放任自由,自组织的体系。

62.浪漫的情绪会改变我们的行为是站得住脚的。

63.模块由感觉激活。

64.当你通过正念关注某种感觉,将其摒弃的时候,你也摒弃了之前被认作“自我”一部分的某些东西,你一点点地凿下了“自我”的碎片。但现在我们回头再看,用“凿下碎片”这种说法可能低估可你所做事情的量级。感觉并非你所认为的“自我”的一小部分,他们近乎那个“自我”的核心,它们所做的事情正是你以为“你”所做的事情:做决定。是感觉“决定了”当下由哪个模块负责,随后则由该模块决定你在那段时间里所做的事情。

65.嫉妒:头脑的暴君。

66.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能够获取资源(比如食物)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吸引异性。

67.七个次级自我:自我保护、吸引配偶、保住配偶、友好关系、关爱亲属、社会地位、预防疾病。

68.这种大脑状态并非意识“自我”“选择”进入的,而是由感觉激发的,尽管意识“自我”大体上能够触及感觉,但它可能未曾注意到这种感觉,也可能没有注意到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意识自我作为首席执行官)的观点就到此为止了。

69.真正称得上恒久、本质上无变化,那就是幻觉了:认为存在一个首席执行官、存在一个国王的幻觉,认为“我”——意识自我——就是首席执行官的幻觉。

70.佛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在这一点上交汇:在普通的人类生活中并没有掌控局势的唯一的自我,也没有意识的首席执行官,有的似乎是一系列自我,它们轮番上场,掌控着局势。如果它们是通过感觉掌控局势的,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改变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可以改变局势。

71.内观强调正念:藏传佛教往往引导大脑转向视觉图像;而禅宗有时候会沉思神秘的心印(koan)。那句古谚说:禅宗适合诗人,藏传佛教适合美术家,而内观适合心理学家。

72.自然选择设计的大脑就是要关注我们自己的利益。

73.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

74.模块模型从进化论角度来看非常合情合理:吸引配偶、保住配偶、提升社会地位、关爱亲属、经营友谊、等各种模块。

75.我们看电影会被拉进剧情里,而忘记了它们虚幻的本质。

76.静修的地方:森林避难所。

77.我们感知的世间万物——树木、飞机、鹅卵石——根本不存在,至少不是以我们自然见到它们的模样存在。

78.人类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隶。——大卫·休谟

79.负责控制快感的伏隔核,在人们预期到奖励或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更活跃。受试者看到某种商品时,伏隔核越活跃,他就越有可能购买这种产品。另外还有脑岛,在人们预期到痛苦或其他不快的事情时,会变得异常活跃。受试者看到价格之后,脑岛越活跃,购买这种商品的可能性就越低。

80.大剂量服用泰诺胶囊也能缓解社交排斥带来的痛苦。

81.研究显示,诱惑越强大,试图抗拒诱惑的人的前额叶就越活跃。

82.单纯的理性根本不可能抑制符合意愿的激情。——休谟

83.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满足的机会不断出现,你就越少权衡。获得即时满足的驱动力越强,你根本无法抵抗。这就是成瘾的过程。

84.自律就像肌肉,如果你用,它就变强;如果你不用,它就变弱。

85.RAIN:首先你辨识(Recognize)出感觉。然后,你接受(Accept)这种感觉(而不是尝试驱散它)。之后,你审视(Investigate)这种感觉及其与你身体的关系。最后,N代表不认同(Nonidentification),或者说是不执。以此为结尾很好,因为不执于事是佛陀给我们开出的万能药方,以帮助我们摆脱苦恼。

86.不纠结于有没有一个所谓的“自我”存在,只需要关注“无我”教义中有用的部分,特别是你的任何感觉——抽烟的欲望、搜索智能手机的欲望、仇恨的欲望——都并非你的内在固有组成。你可以观察这些感觉的本来面目:某种模块试图给予力量的东西。你越多地通过这种方式观察——正念地观察——它们的力量就越弱,就越不属于“你”。

87.我们在理解外部世界时,并非在真正的理解这个世界,而是在“构建”一个世界。

88.世界是三维的,但我们是通过二维数据观察这个世界的。

89.大脑中负责给事物分配感觉的机器,原本是设计来实现基因传播最大化的。如今这种设计已经不再可靠。

90.我们在事物上感觉到的“本质”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存在于我们所感知的事物上,但其实它们都是我们头脑的营造,与现实并没有必要的联系。事物伴随着故事而来,不管故事的真假,它都塑造了我们对事物的感觉,由此也塑造了事物本身,给了事物我们所感知到的全貌。

91.归因机制会强化原本的敌人形象。敌人的暴力行为归因于性格,因此可以进一步证明敌人天生好斗。暴躁。亲善的行为被解释为对情境的反应——战斗技巧。对外部压力的响应或是因弱势而做出的暂时性调整——因此也不需要对他们原本的形象做调整。

92.领域特异性心理机制。

93.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性”;任何事物都不具备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所有要素;任何事物都不是自给自足的。由此形成“空”的理念:一切事物都缺乏自性,都缺少独立存在性。

94.佛陀开悟之后第一次开示,即野鹿苑讲经时,他说从“苦”中得解放的关键在于克服贪爱。但是在第二次开示中,即关于“无我”的开示中,得解放的关键似乎又变成了认识到自我不存在,听过这次开示的僧人都立刻得到了解脱。

95.魔罗(Mara)佛教中的恶灵,曾在佛陀冥想时诱惑佛陀。

96.自然选择就和机器大帝一样,设计出了控制我们的幻觉,它将这些幻觉植入我们的大脑。如果你想要将自然选择拟人化,就可以进一步拿机器大帝做类比,自然选择对我们施加幻觉,就是为了奴役我们,实现它的目的。它的目的当然就是将基因传给下一代。这是自然选择价值体系的核心,也是涉及人类大脑的指导标准。

97.如果说自然选择只在我的身体里植入了一种观念,那就是我的利益独一无二,我应该专注于这些利益。当我的部分利益与他人的利益重叠时还好,我么可以合作;但是如果没有重叠,就要以我的利益为先。

98.这是从自然选择的逻辑而来的准则,如果我身体内的基因之所以被筛选出来,是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将自身复制到下一代,那么它们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能够将它们送到下一代的载体也就是我的身体。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基因会在我的脑中植入一种想法,使我认为保护自己这具身体比保护其他人的身体更重要。换言之,我是特别的,这一点非常接近自然选择价值体系核心。

99.开悟的这个条件——外在的无我体验,伴随着你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消解,你与其他所有生命之间的利益连为一体——要求摒弃自然选择植入人体的一种基本规则:我之为我便是特别的。这便是反抗。

100.有机物出现知觉之初,当感觉最早在生物界出现的时候,其使命在于保护有机体,具体而言就是使生物体趋向对其有利的事物(比如食物),避免对其有害的事物(比如毒素)。随着生物变得越来越复杂,感觉诱发的行为也不再是趋利避害那么简单——比如,朝着正在对你施加危害的人大喊,或者奉承可能对你有利的人。

101.从进化论目的的视角来看,感觉是对环境中事物的隐含判断,判断它们对生物体有利还是有害,根据这些判断,决定哪些行为(接近、躲避、尖叫或奉承)对生物体是有用的。

102.幼年熊猫可以把母亲的粪便当食物。

103.无源之见,或许都是对佛教最精辟的描述: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而是在一定程度以上甚至根本不是任何特定人类的视角,抑或是其他任何物种的视角。这种洞察切实藐视了自然选择的权威,因为自然选择全都在于特定的视角。自然选择就是要创造出许许多多种不同的视角,每一种的成形从根本上讲都遵从一种原则:它比与之相抵触的视角更为真实,没有另一种视角天然具备对这种真相的意识,而对其荒谬性的意识则更淡漠。佛教开悟就是要超越所有这些视角。

104.19世纪道德哲学家亨利·西季威克在下文中提及的一种说法:从宇宙视角来看,任何个体的利益并不比其他任何个体的利益更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准则。

105.自然选择的好话:它确实创造了有感情的生命,而有感情的生命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事物。

106.佛教和自然选择似乎站在同一立场:有感情的生命是好的。

107.通过训练,经常看清这些细小甚至琐碎的真相,有助于我们看到更大的、不那么琐碎的真相。

108.苦在一定的意义上时可选择的,要消除或减少苦的方法,就是更清晰的看现实,要看客观事物的本相,不做过多的延伸。

109.你每天体会到的那些细小真相——至少在状态好的时候可以体会到——蕴藏更大的真相,这种真相展现了现实的本质,还展现了我们对现实错误感知带来的扭曲,甚至幻觉。

110.没有所谓的作为首席执行官的“自我”,没有“行为的行为者”,也没有“思考的思考着”——能够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有力佐证。现代心理学显示,意识中的自我对我们行为的掌控比看起来要弱得多。有许多心理学家,尤其是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大脑具有“模块”模型,这与“没有首席执行官”的观点恰好吻合。这种模型有助于解释资深冥想者的一种普遍理解:“想法自我思考”。

111.切实地逃脱束缚我们而且我们往往视而不见的影响链。

112.根据佛教哲学,个人劳动成果最好不要描述成个人的劳动成果。最好的描述应该是,多年来各种因缘作用于你身上而得到的结果——因缘太多,想要一一辨别根本不切实际。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09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