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真理與合一

前天晚上跟着太太去旁聽了一堂教會歷史課。教授提到浸信會的起源。回來後,順便查了一下世界各宗派的起源。想不到竟然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圖。這些也圖也讓我重新開始思考這個十一年前就已經開始思考的問題:宗派與合一。宗派與合一的問題實質上就是真理與合一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先由對浸信會的起源的好奇引發的。所以,我想順便先談談浸信會的起源。

浸信會的起源有三種說法:1. 起源於施洗約翰;2. 起源於重洗派(Anabaptists);3. 起源於清教徒。第一種說法認為自施洗約翰起,浸信會便開始了。不過,我想大部分人不會認同這種說法。最多浸信會的人想要說明自己不是後期發明的一個宗派,而是可以在神學和實踐上追溯回第一世紀的。第二種和第三種說法都有人堅持。不過,看起來似乎第三種說法更為普遍。

John Smyth 不認同母會聖公會。他認為聖公會的敬拜禮儀太形式化了,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敬拜。而且教會也應該由牧師和執事帶領,而不是聖公會的主教、祭司和執事,也不是長老會的教導長老(牧師)、治理長老和執事。John Smyth 和他的朋友 Thomas Helwys 去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他查考聖經後,認為新約中沒有一處提到嬰兒受洗,都是信者受洗。所以,他轉而堅持信者受洗(他與重洗派之間沒有關係。重洗派是從蘇黎士的改革宗出來的。不過有可能思想有受到重洗派影響)。但是誰可以為他施洗呢?他找不到一個合法的可以幫他施洗的人,於是,就給自己施了洗(1609 年)。然後,他就以“合法”的身份幫他的信徒施洗了。

John Smyth 後來後悔為自己施洗,寫了道歉信。有人認為是 John Smyth 發明了嬰兒洗(Pedobaptist)和長老會(Presbyterian)這兩個術語。

John Smyth 的朋友 Helwys 與他有神學上的分歧。John Smyth 後來開始與門諾會來往(門諾會是從重洗派的一支,強調和平主義)。Helwys 因此將他從教會除名(這也從側面說明他們原來與門諾會不是一夥的)。John Smyth 加入了門諾會。而 Helwys 於1612 年帶着一批信徒回到了英格蘭,建立了英格蘭的第一間浸信會。

Smyth 和 Helwys 等人開始了 General Baptist Movement。“General”的意思是他們認為耶穌是為所有人而死,而不是像加爾文主義所說的,只為神所揀選的人而死(有限救贖)。從這個 General Baptist Movement 裡面後來又產生了 Particular Baptist Church。顯然,那些人接受的是加爾文主義的“有限救贖”。

美國的浸信會可以追溯到一位叫 Roger Williams 的清教徒。他是一名 Particular Baptist。 163 8/9 年,他和後來一位同工 John Clarke 在羅德島建立了美國第一間浸信會。

1861 年,美國爆發內戰。浸信會也隨之分裂為美南和美北浸信會。美南浸信會擁有 1500 多萬的信徒,是全世界最大的浸信會,也是美國最大的新教宗派。美南浸信會神學院最早可以追溯到 1859 年,在內戰爆發之前。

圖 1

圖 1 中,重洗派是從路德這條脈絡下來的,公理會(Congregational)是從加爾文的改革宗長老會裡出來的。但是浸信會是從英國聖公會裡而來的。追溯到 John Smyth。

圖 2

圖 2 中,浸信會和重洗派用虛線相連,我想本圖作者是想表達這是一種不可靠的說法。他用實線將浸信會連到英國的清教徒。但是有意思的是,清教徒是放在改革宗下面的,而不是放在聖公會下面。我想,作者是想表達的是,清教徒在神學上走的是改革宗路線,雖然他們是聖公會裡面的不從國教者(Dissenters)。

圖 3

圖 3 中,浸信會也是放在聖公會下面。不過,它強調的是堅持會眾制的不從國教者(聖公會是主教制)。記得去年在 CHBC 參加周末營期間,CHBC 的主任牧師 Mark Dever 提到,浸信會和長老會之間最大的區別不是信者洗和嬰兒洗的區別,而是長老制和會眾制的區別。

圖 4

圖 4 中,浸信會是放在聖公會下面,最早追溯到 John Smith。

上面這張圖看起來已經足夠令人眼花繚亂了。但是,這些都只是列出一些主要的分支。很多宗派內部又有很多的故事。比如下面這張是美國長老會的譜系圖。

主教制的衛理公會也不能保持不分裂。下面這張是美國衛理公會的譜系圖。

以下是北美幾大宗派的大致分布圖。

對於宗派林立的現象,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

有的人把基督教看做一棵大樹。所有的宗派則是這棵大樹的枝葉。這個比方是從相對比較正面的角度來看待宗派林立的現象。各宗派間既體現廣義基督教的合一(一棵樹),又彰顯基督教的多元性(枝葉繁茂)。有些異端已經與大樹分離(亞流派、多納徒派、伯拉糾派、耶和華見證人等),有些則欲斷還連(普救論者、成功神學、摩門教[很奇怪摩門教竟然不是已經脫離的,更奇怪的是基要派在作者看來也是快掉了])。

還有些人則不是這樣看待宗派林立現象。比如下圖,顯然是東正教徒所做。他們認為,從初期教會以來,東正教在教義上從來沒有改變過。1054 年與天主教的分裂,是因為天主教改變了教義。那麼改教運動呢?作者認為聖公會是往好的方向擺了一點回來。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等人則是越走越遠,而且導致的結果是成千上萬個宗派。

改教運動的後人可不是這樣看的。在他們看來,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是越走越遠,以致於教會在中世紀一直處於黑暗時期。用馬丁路德的話說,教會被擄於巴比倫,教皇是敵基督。改教運動的本質是將教會重新恢復為真正基督的教會。(注意下圖是將浸信會放在重洗派下面的)

那麼我們在自己各自的教會怎麼教導教會歷史呢?下面這張圖最是生動。

講員(教會的牧師)在成員課上向新入會的信徒解釋完一張龐大的教會運動示意後,總結說:“所以,這就是我們這個運動的由來。我們終於正確地理解了聖經。”下面的學員都叫阿們:“耶穌有我們真是幸運啊!”

看了以上這些,不知道各位會有什麼想法。

聖經中既有強調真理,又有強調合一。

保羅得知加拉太有些信徒受迷惑偏離了福音之後,就寫信給加拉太教會,說:

“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我們已經說了,現在又說,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加 1:8-9)。

但是同一位保羅在寫給以弗所教會的信中,卻說: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 4:3)。

護教學必讀經文猶大書第三節說:

“親愛的弟兄阿,我想盡心寫信給你們,論我們同得救恩的時候,就不得不寫信勸你們,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

另一方面,耶穌基督在被捕被害以前,在他的長篇禱告中為教會的合一禱告: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約 17:20-23)。

可見,保守合一沒有比堅持真理更加容易。

如果我們問認真的基督徒:真理和合一哪個重要?他們大概都會回答,兩個一樣重要。但是真理有邊界,合一有條件。在真理裡面才有真合一。

所以,問題馬上變成了:什麼是真理?

提到清教徒要追求一切按照聖經的方式來實踐信仰時,教授在課上問了幾個問題。就算我們都接受浸禮,還是會有很多其他的小問題,比如人要往前倒還是往後倒?要浸一次還是浸三次(父、子、聖靈的名)。我們還可以補充:一定要在流動的水(江、河)里洗還是也可以在浴缸里洗?

對於聖餐也是類似。正確領受聖餐的方式是什麼?站着、坐着、還是跪着?按照新約的背景,很可能是羅馬人的左側斜卧、右手吃飯呢!

禱告的姿勢呢?聖經中跪着禱告出現的次數可能還沒有站着舉手禱告多呢。

彼拉多說:“真理是什麼?”(約 19:38)

彼拉多沒有找到答案,將耶穌釘了十字架,自己卻走向了滅亡。

誰知道我們的答案會給自己、給教會帶來什麼影響?

如果天上也有一幅宗派譜系圖,那會是什麼樣的?

https://nituren.com/?p=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