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自由派-福音派宗派譜系圖

北美自由派-福音派宗派譜系圖”,詳細說明了北美部分宗派與神學院。

從該圖上我們能看到“現代主義/自由派”與“福音派”、“基要派”走在了方向完全相反的一條線上。宗派譜系走向是一條長箭頭,自由派朝着左走,而福音派與基要派朝右走。

現代主義/自由派爭執的話題主要有:基督的神性、童女懷孕生子、基督身體復活,按立同性戀聖職。福音派爭議的話題是聖經的可靠性,而基要派爭議為聖經的無誤性。鑒於這兩方面的不同,他們在女性按立聖職、地球的年齡、唯獨KNV譯本聖經也有爭議。

自由派在北美全國性團體為全國基督教協進會(NCC),而福音派與部分基要派的全國性團體為美國福音派協會(NAE)。

在宗派方面,純自由派的宗派有:聯合基督教教會UCC,主教制教會。橫跨自由派神學與福音派神學的宗派有:美國浸信會ABC,美國長老會PCUSA,美國改革宗教會RCA,聖公會-北美聖公會/美洲聖公會差會,聯合循道會UMC,美國福音派路德會ELAC。

純福音派的有:保守派公理會聯會,福音派長老會EPC,基督教改革宗教會CRC,衛理公會,播道會。

橫跨福音派與基要派的有:美南浸信會SBC,宣道會CMA,美洲長老會PCA,密蘇里路德宗。

純基要派神學院有:威斯康辛路德宗。

關於自由派神學院的有芝加哥神學院UCC,橫跨自由派與福音派的神學院有普林斯頓神學院PCUSA。福音派神學院有威斯敏斯特神學院WTS,哥頓·康威爾GCTS,富勒神學院,三一福音神學院TEDS,達拉斯神學院DTS,穆迪神學院。

通過該表格,普通的基督徒也可以大體了解北美神學宗派與神學院的分布情況,相信這對於做神學研究或者想出國讀神學的人來說,此表相對來說是蠻方便的一個參考方式。

相關詞語:

自由派:

對自由派來說,他們把 《 聖經》 中包含的基本原則與 《 聖經 》 的經文區分開來,認為後者並非全部都是事實,其中有不少在現代人看來屬於錯誤的成分,已經為近現代科學的發現所否定。

自由派對 《 聖經 》 的內容也作了許多再解釋。他們力圖依據目前的社會環境和需要,以及科學的發現把 《 聖經 》 中的“啟示真理”改造為符合自然與社會現實的真理。結果,他們認為對童貞女生子和死後復活等奇蹟不應再盲目地信從,這些超自然的東西在一個科學昌盛的時代已失去現實意義,因而不復構成基督信仰的核心。在他們看來,上帝不再是一個超然的“完美的存在”,而是一個在我們中間的慈愛的父;他的行為並不“乖僻離奇”,而與自然法和人類理性相一致。

就基督論而言,自由派強調基督的人性而非神性,甚至以人性代替了神性。

基要派:

“基要派”一詞是藉著一系列由信奉聖經的信徒所寫的書而得名,它們是用以詳細解釋基督徒的信心所據的教義,由64位作者在1910-1915年完成。寫成的九十篇文章集成為一列稱為《基要守則》的書本。一個富裕的基督徒予以資助,數以萬計的書送到美國及二十一個外國的基督教工作者手上,這些文章說明:聖經的絕對正確性、重生得救、神性、童貞女生子、奇蹟、基督復活及其他真理,書本中同時指出天主教、社會主義、邪教及現代派的錯謬。

福音派:

該詞始於十六世紀,當時的宗教改教者以此名稱呼表明反對羅馬天主教的立場。福音派也指隨着宗教改革而來的屬靈運動。

整體來說,福音派是恪守傳統教義,重視《聖經》權威和學術研究,而不予人視為固執無知。福音派喜歡定位為“強調教義的宗派”,比基要派更願聽取不同方面的觀點。例如,福音派會與不同的教會合作,但也認為應該限制教會對政治決策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影響。另外,福音派的內部對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意見依然存在分歧,但福音派教會仍有相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