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我的質詢(全文)
著者:博伽梵師利.拉瑪那.馬哈希
譯者: 歌者
第8版: 1971年
第9版: 1981年
第10版:1990 年
1994年重印
最新英文譯版由T. M. P. Mahadevan 博士譯自泰米爾語(Tamil)原版。該原版出版人為:
V. S. RAMANAN
President, Board of Trustees
SRI RAMANASRAMAM
TIRUVANNAMALAI (S. INDIA)
簡介
本文包含的40個尋求獲得解脫(Moksha)的問題,涵蓋整個靈性戒律範圍。 提問者為Gambhiram Seshayya – 薄伽梵師利.拉瑪那.馬哈希最早的奉獻者之一。
在大約1900年,他是當時Tiruvannamalai的一名市政官員。他不但是一名狂熱的Rama崇拜者(Ramabhakta),同時還熱衷於瑜伽的研究與練習。他閱讀了Swami Vivekananda 關於不同瑜伽的論述, 並將Rama-gita 翻譯為英文。
為了解決他在閱讀與實修中遇到的諸多困難,他經常拜訪薄伽梵Sri Ramana。 當時薄伽梵只有21歲,住在Arunachala山的Virupaksha山洞中. 當時薄伽梵正在禁語之中, 並非因為他曾經發過誓要禁語,而只是因為他不想說而已,所以他將針對Seshayya 問題的回答全部寫在紙上。1900年至1902年期間的全部疑問與解答後來被Seshayya整理成冊,又由Sri Ramanasramam整理印刷,書名為“Vichara-sangraham”, 意為“自我質詢的綱要”。 在英文版本中, 問題給出後,便給出薄伽梵就該問題的回答,整個內容以標題形式劃分為12個章節。本英文譯本為泰米爾語原文的全文翻譯。
就其為第一部薄伽梵親筆書寫的教誨而言, “自我的質詢”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仔細閱讀薄伽梵的教誨後,將會發現它是基於薄伽梵本人絕對的實證,並為早期的奉獻者帶給薄伽梵的一些神聖經典所印證, 他本人基於要清除奉獻者心中之疑惑的目的而詳細閱讀了這些經典。 在他的教誨中,薄伽梵採用了這樣的記述方式:“經典聲稱”、“聖人說”,等;他也引用了如薄伽梵歌、Vivekachudamani 等經典章節,並提及Ribhu-gita 。但十分清楚的是,所有這些引用都印證了薄伽梵透過他本人的實證經驗所揭示的真理。
教誨的基礎為“不二論吠檀多”。以絕對的不二本我(non-dual Self)體驗為目的;以對本我本性的質詢為手段。當意識將自我定義為非自我(身體等), 便出現了束縛;當這個錯誤的定義通過質詢“我是誰?”被消除後,就是解脫。因此,自我的質詢是薄伽梵拉瑪那所教授的直接之路。“我”的經驗所有的人都具有, “我”的思想是最早被喚起的。
我們所要做的便是要質詢這個“我”的思想從何而來。這與日常生活中的意識是完全相反的過程。 該意識質詢其他每件事物的構成和起源,在質詢之中, 所有這些事物都會被發現是自我發起的;它不以自我的形式反映出來, 也不會追溯自己的起源。 通過讓意識向內觀,可以達到自我發現。 這不能與心理學家所說的內省想混淆。自我的質詢並非意識對其自己的內容進行觀察; 而是要追尋意識的最初模式,“我”之思想的根源即是本我。 當正確與持續的質詢進行了, “我”的思想就會停止,存在的是一種無需語言的“我”-“我”的形式 ––一種單純的覺知。 這就是解脫,由束縛之中獲得自由。當這種方法被實行,正如我們所見的,這就是質詢,吠檀多稱之為jnana,意為認知。
真正的奉獻(bhakti)、冥想(dhyana)、 專註(yoga) 是相同的。正如博伽梵的清晰論述,不要忘記那充分的本我體驗就是真正的奉獻、 意識控制、 認知,以及所有其他的苦行。以奉獻來解釋,最終目的可以被描述為對其起源即神、本我的堅定信仰,以瑜珈來解釋,最終目的就是意識在心蓮中釋放,這些只是對同樣的真理不同的表述方式。
對於那些沒有獲得必須之能力的人來說,自我的質詢之路是艱難的。意識首先應該要單純而專一。這要通過冥想而達到。所以,各種不同的方法,在其第二層意義上,都是自我質詢這條直接之路的輔助方法。
本文中,博伽梵提到求道者的三個等級劃分:高級、中級、低級。
對於高級求道者來說,這個方法被稱為吠檀多質詢;通過該方法,意識將寂止於本我中並最終停止存在,留下純粹的本我體驗永不熄滅。對於中級求道者來說是對本我的冥想;冥想存在於對同一目標的持續關注;冥想有幾種不同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我是本我本身”;這種方式將最終達到了悟本我的頂點。對於低級求道者來說,有效的方式是控制呼吸從而達到最後的意識控制。
博伽梵是這樣解釋認知瑜珈(jnana-yoga,path of knowledge) 與冥想瑜珈(dhyana-yoga, path of meditation) 之區別的:認知就象是用一捆青草來誘哄以馴服一頭具有自我意志的公牛,而冥想則是通過強制手段達到控制的目的。冥想瑜珈與認知瑜珈各有8個分支。後者的分支較前者的分支更接近最終的狀態。例如, 技巧瑜珈的pranayama要調整與控制呼吸,其屬於認知瑜珈的一支, 否認非真實的名相世界, 而要了解存在—覺知—喜悅的真實世界。
本我之了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獲得。 事實上,本我了悟並不是被重新獲得的。 我們已經是本我,本我是自在的。因為不知才讓我們想象出並未了悟本我。 當這個不知通過本我的認知被消除,我們就會看到永恆不滅的本我之本性。
已獲得這種了悟的人被稱作jivan-mukta(在世解脫者)。對於其他人來說,在世解脫者也許仍然表現為寄藉著的這個身體。為利益這些人,這種寄借被解釋為身體會因prarabdha-karma(造成今世以身體形式存在的前世因緣)的存在而繼續存在下去,當該因緣結束時身體就會死亡,而在世解脫者就成為videha-mukta。而從絕對真理的角度來看,mukti沒有任何分別。需要理解的是mukti或者解脫是本我本性所不可剝奪的。這,實質上,就是博伽梵Sri Ramana在自我的質詢中的教誨。
Madras大學.
T. M. P. MAHADEVAN
1965年11月15日.
第8版備註
我閱讀此書的最早版本是以提問與回答的形式出版的,於1930年由A. Shivalinga Mudaliyar 和V. Subrahmanya Achari通過在Madras的 Saravana Bava出版社印刷出版。配有Muruganar於1930年6月16日所寫的前言。前言中提到Natanananda將全書編輯為提問與回答的形式。前言中提到,Natanananda看到整個內容包括1901至1902年博伽梵Ramana給Gambhiram Seshayya所寫的教誨。它的早期由Asramam出版的泰米爾文“收集”版本便是以提問與回答的形式出現。
在1940年的第3版以及以後的版本中,自我的質詢以文摘的形式出版。最後的腳註中有出版說明, 聲稱Gambhiram Seshayya的兄弟所提供的原稿經由Shivaprakasam Pillai編輯,並為Natanananda編輯成提問與回答的形式。
Madras
T. M. P. MAHADEVAN
1971年1月18日
祈 禱
INVOCATION
沒有任何方式能崇拜那至高真理,
除了成為他。
Is there any way of adoring the Supreme which is all,
except by abiding firmly as that!
1
門徒(以下以D代替):師父!獲得永恆的喜悅意味着什麼呢? 永遠脫離痛苦嗎?
師父(以下以M代替):除了吠陀經有記述說身體存在即會有痛苦以外, 所有的人都會有直接的痛苦體驗;因此,一個人應該質詢以無形體存在的真實本性,並保持這種本性。 這就是獲得永恆喜悅的意義。
2
D: “一個人應該質詢真實本性並理解它”又意味着什麼呢?
M:每個人都很自然地有類似“我去了;我來了; 我曾經是;我做了”的體驗。 從這些體驗中,難道沒有表現出“我”意識是所有行動的主題嗎? 對於那個意識之真實本質的質詢以及保持自我,就是通過質詢來達到認識個體真實本性的道路。
3
D: 一個人質詢“我是誰”會怎麼樣呢?
M: 類似“去”和“來”的行動只屬於這個身體。 所以,當一個人說“我去了, 我來了”, 只是加固認同這個身體為“我”。 但是,因為身體在被生出之前並不存在, 是由五大元素構成的,並不以沉睡狀態存在, 死後會成為一具屍體,那麼這個身體能被認同為“我”這個意識嗎? 這個象木樁子一樣的身體能夠被認為是光亮的“我”嗎?因此,最早出現用來指示這個身體的“我”之意識是廣泛地意指如自負(tarbodham)、我執(ahankara)、無知(avidya)、幻象、不純潔(mala),以及個體靈魂(jiva)。
我們能否不對此進行質詢而存在下去嗎?通過質詢摧毀所有經典中所聲稱的“自負”便是解脫(mukti), 難道不是為了拯救我們嗎?因此,就讓這具行屍走肉繼續存在吧, 但不要再稱之為“我”, 應該敏銳地質詢: “現在, 是什麼成之為‘我’”。之後,心中會升起無法名狀的“我”之形態。 那就是, 其本身和諧的、自由合一的完美意識將顯現出來, 受到束縛的紛雜思想已經消失了。如果一個人能夠於寂止中並不拋棄這種個體的、自負的體驗,“我是這個身體”的形態就會完全消失,最後這種思想即“我”之形態就會如火中樟球一般灰飛煙滅,毫無蹤跡。 偉大的聖人與經典將這稱為解脫。
4
D: 當一個人質詢“我”之“自負”的根源, 無數的紛亂思想將會出現;沒有任何單獨的“我”的思想。
M:無論句子里作為第一格的主格是否出現,出現了其他格的句子都有第一格作為其基本構成; 相同地,作為基礎,心裡所出現的所有思想都會有我執這種精神上最初的“我”, 以及“我是這個身體”的認知;因此,正是我執才是所有其他思想產生的緣起;因此,作為samsara(輪迴而造成的束縛)幻象之樹的根,如果我執之自負被摧毀了,所有其他思想將會完全枯萎,就如一棵無根的樹。 無論什麼樣的思想作為靈性戒律(sadhana)的障礙而出現 –意識都不被允許去順從這個思想,而是要關注自我本源 (Atman);你應該作為所有發生的見證人, 採取“讓所有奇怪的事情發生,我且觀看”的態度。 這才是實修。 或者說,一個人不應該把自己認同為顯現出來的; 一個人從來不應該放棄自我本質。頭腦(manonasa)視身體為自我,它也是導致所有上述障礙的起因, 而這是摧毀頭腦的正確方法。這個可以輕易就摧毀我執的方法被稱為奉獻(bhakti)、冥想(dhyana)、專註(yoga), 以及智慧(jnana)。因為神保存了本我本質,並以“我”閃耀於心中, 因為經典中宣稱思想本身即是束縛,所以最好的準則即是寄由以任何方式將“我”之思想的意識沉浸於他,於寂止中永不忘記他(神,本我)。 這就是經典所最終要教導的。
5
D: 質詢只是去除以粗鈍身錯誤定義自我的方法嗎,或者也是去除以精微身和致因身錯誤定義自我的方法?
M: 其他的身體存在於粗鈍身之上。 “我即是身體”的錯誤理解事實上包括了所有的5層、3個身體。破除了認同自我為粗鈍身的錯誤理解,其本身就是破除了認同其他身體為自我的錯誤理解。所以, 質詢實質上是破除認同自我為所有三個身體的方法。
6
D:既然內在的素質會有改變,如反應(manas)、智力(buddhi)、記憶力(chitta)、我執(ahankara),為什麼惟獨說頭腦的消除即是解脫呢?
M:書籍中對意識本質的解釋如下:“意識是由我們所吃的事物的精細部分凝固而形成的;它隨着諸如依戀與厭惡、渴望與氣憤的情緒而增長; 聚集了頭腦、智力、記憶力和我執, 便成就了一個集合的名字“意識”, 其具備的特質是思考、決定等;由於它是覺知(自我)的客體, 它即是所表現出來的、惰性的; 儘管它具有惰性,卻因為與覺知(象一個熱得發紅的鐵球)所聯繫而表現出具有知覺; 它是受束縛的、非永恆的、 分裂的,又象月亮的盈虧、 金子、蠟燭等一樣變化; 它具備一切(現象上存在的)元素的特質; 它在心蓮中,在視力所見的所有事物中,或者就是眼睛;它幫助個體靈魂對客體的思考, 它將自己變成一個模式, 加之知識便成為大腦,它經由5個感知渠道流動,被大腦(與知識相結合)集結於客體之上, 因此來認識和經驗客體而獲得滿足感。 那個實質就是意識。” 即使是作為一個,同一個人因其表現的不同功能會被稱作不同的名稱, 所以即使是同一個,那同一個意識也會根據不同的模式被稱作不同的名字:意識、智力、記憶力,以及我執,而並不是因為任何真正的不同。意識本身即是全部的形態,例如, 靈魂、神和世界; 當它通過認知成為本我的形態便是解脫,那便是解脫,正是婆羅門的真意: 正是這教誨。
7
D:如果這四個—意識、智力、記憶和我執—是一個而且是相同的,那為什麼又被分別定義在不同的位置呢?
M:的確, 意識據稱是在咽喉的位置,智力在臉部或者心臟, 記憶力在肚臍的位置, 我執位於心臟或者sarvanga;儘管有不同的說法,作為這些的集合, 即意識或者內在能力, 其位置就是在心臟。 這是經典中最後的結論。
8
D:為什麼會說只有作為內在能力的意識才是所有存在的形態,是靈魂的形態,是神與世界的形態?
M:作為認知客體的工具, 感覺器官是外在的, 因此被稱作外在感知;而意識因其是內在的被稱作內在感知。 而這裡內在與外在的劃分只是以身體作為依據, 事實上,既沒有內在又沒有外在。意識的實質是類似以太的形式。 心或者頭腦所指的是各種(現象上存在的)要素的配置, 其呈現為內在與外在。所以, 毫無疑問,所有名與相的現象都是意識本身的特性。
所有呈現在外在的實質上都為內在的而非外在;為教導這點, 在吠陀經中一切都被描繪為心的本質。被稱之為心的即為梵天(Brahman)。
9
D:為什麼說心就是梵天(Brahman)呢?
M:儘管自我分別藉由眼睛、咽喉和心,通過如行走、做夢和沉睡來感受自己的體驗,而事實上,它從來未離開過它的本位:心。心蓮中是一切的本性, 或者說, 在意識以太狀態中, 自我之光是以“我”的形態閃耀的。由於它在每個個體中都是同樣地閃耀着,這種絕對的自我被稱作觀照(sakshi)與超然(turiya,實際上的第四層)。那種較少的“我”的至高梵天,以“我”的形態存在於所有身體之中, 如閃耀的光, 這便是本我以太(或者認知以太): 其本身就是絕對真相。這就是高級超然(turiyatita)。因此會說,被稱為心的即是梵天(Brahman)。 另外, 因為梵天以本我的形式在所有靈魂的心中閃耀,便以“心”來命名梵天* 。 hridayam 一詞被分為“hrit-ayam”,其意義便為梵天。 充足的證據證明,梵天在所有個體的心中以自我的形態閃耀,這就是為什麼當人們稱謂他們自己時會指向胸口說“我”。
* “在所有個體靈魂心中所閃耀的即是梵天,因此梵天被稱作心” — 梵經(Brahma-gita.)
10
D:如果整個宇宙是意識的形態, 是否就意味否認了世界是一個幻象呢?如果是這樣的, 為什麼吠陀經中會有創造世界的描述呢?
M:毫無疑問,無論如何世界是絕對的幻象。在揭示了這個外在顯現的世界為虛妄的之後,吠陀經的主旨便是要昭示梵天真意。正是為了這個目的,吠陀經才承認世界的創造。而且,創造的教誨只給予少數有資格的人,那就是由梵天而來的階段性的演化:最初本性(prakriti)、偉大的智力(mahat-tattva)、精微本質(tanmatras)、粗鈍元素(bhutas)、世界、身體等;只有更少數的有資格的人被教導這個同時發生的創造,那就是,這個世界是由一個個體的思想而產生的夢境,而這個個體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本我。因此,世界的創造事實上被以不同的方式來描繪,而吠陀經的主旨只是要在揭示世界的幻象之本質後教導梵天的真意。這個世界是幻影,每個個體都可以經由體驗喜悅本性的認知而直接認識到這點。
11
D:意識的本性是變化無常的,那麼意識是否可能體驗本我?
M:因為sattva-guna (產生純潔與智慧等的最初本性(prakriti)的組成要素)是意識的本質,而意識是象以太一樣單純而不垢的, 事實上,被稱作意識的就是認知的本質。 當它停留在那種特質狀態(如單純)中, 他就不再是“意識”。它只是因為錯誤的認知而把一個錯認為是另一個被稱做意識的。曾經是純凈的sattva 意識,單純認知的本性,由於無知而忘記了它的認知本性, 在tamo-guna (也就是prakriti中產生遲鈍的要素)與rajo-guna(也就是prakriti中產生行動、激情等的要素)的影響之下,轉變成這個世界,想象着“我是這個身體,等等;這個世界是真實的”,由依戀、厭惡等導致產生了優點與缺點,並且由它的殘留意念(vasanas)中產生了生與死。但是當意識已經經由過去很多世所做的去除執着的努力而去除了其污穢(罪)後,會聽從一個真正上師的教誨,思考其真意,為達到本我之精神的最本源狀態而冥想,即“我是梵天”的狀態, 它是持續專註於梵天的結果。 因此, 由tamo-guna 而產生的意識的世界化,以及rajo-guna 而產生的輪迴就因此而被消除。當這個消除發生時,意識就變得精微而如如不動。只是因為意識的不純凈並受到rajas與tamas的影響,絕對精微和不變的本體(本我)才不能被體驗; 就象不能以撬棍來縫製絲質衣服一樣, 或者不能在風中飄搖的燭焰下辨別出微小物體的細節。但是, 在通過上面描述的冥想而回歸了精微與如如不動的單純意識中, 本我喜悅(梵天)將顯露。因為沒有意識就不會有體驗,所以藉助停留在那種形態中(即梵天的形態),具備極其精微模式(vritti)的、純潔化了的意識就可能體驗本我喜悅。
12
D:因為意識必須遵循它的prarabdha(能夠產生後果的過去的業)而運作,那麼前面提及的本我體驗是可能的嗎? 即使是在經驗主義的存在狀態下?
M:一個婆羅門可以在一場戲中扮演幾個不同的角色;然而他是一個婆羅門的思想卻須臾不會離開他。 同樣,當一個個體專註於不同的經驗主義的角色時, 應該確定地深信“我是本我”,而不允許任何“我是這個身體或者其他”的錯誤想法出現。如果意識迷失在這種狀態以外, 這個個體應該立即質詢“哦!哦!我們不是這個身體或者其他的! 我們是誰?”,然後這個個體就會重新將意識定位在那個狀態(單純)中。 “我是誰?”的質詢是去除所有痛苦和執着而達到至高喜悅的主要方法。 在這種方式下,意識將寂止於它自己的狀態中,本我體驗將由其自身的協調中升起,毫無阻礙。之後,感官所帶來的快樂和痛苦將不再影響意識。 所有(現象)將顯現如夢境,而不會對此執着。絕不要忘記一個個體的完全本我體驗即是真正的奉獻(bhakti)、意識控制(yoga)、認知(jnana)和所有其他的苦行。聖人們即是如此教誨。
13
D: 當有類似於工作的活動時, 我們既不是工作的主體,也不是工作的享受者。 活動是藉助三個渠道進行的(即意識、語言和身體)。我們是否能繼續那樣思考(獨立的)嗎?
M:在意識已經定位在其神性的本我中之後,因其並未由本我中迷失而令經驗主義的事物變得無關緊要, 意識又如何能象上面說的那樣思考呢?這樣的想法難道不會形成束縛嗎?當這樣的思想因為殘留意念(vasanas)而產生時, 這個個體應該控制意識不讓其繼續游移,而竭盡全力將其控制在本我狀態中讓他忽視經驗主義的事物。個體不該在意識中為類似“這個好嗎? 或者,那個好嗎?這個能做嗎?或者那個能做嗎?” 的思想留下存在空間。個體應該是警醒的,甚至要在這樣的思想出現之前就讓意識保持停留在其本初狀態。只要任何一點點空間存在, 這樣(擾亂)的思想就會以朋友的姿態來危害我們;就象一個裝扮成朋友的敵人一樣, 它會讓我們摔倒。難道這不是因為個體忘記了其本我才導致了這樣的思想的出現, 從而造成越來越多的危害?雖然辨別思考“我沒有做任何事情,所有行動都是藉助工具來實施的”真的是阻止意識按照殘留意念進行的有效方法,但是,這本身是否就沒有按照上述的說法去做呢:只要意識跟隨了殘留意念它就必須通過辨別被限制?停駐於本我狀態中的意識是否能以“我”和“我的所有行為都是以經驗為主的”來思考呢?個體竭盡全力是可能通過各種方法而逐漸達到不忘記其(真實)本我即為神的。如果這是可以實現的,那麼所有的都可能實現。意識不會被引導至任何其他狀態。儘管有的個體可能行為象個瘋子,其行動也是prarabdha-karma(造成今世以身體形式存在的前世因緣)的結果,個體應該將意識停留在本我狀態中,而不讓“我做”的思想產生。無數的奉獻者(bhaktas)難道沒有在不經意間做出了數不清的以經驗為主的行為嗎?
14
D:放棄(sannyasa)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M:Sannyasa 僅僅是放棄“我”之思想,而不是拒絕外在的客體。如此放棄(“我”之思想)的人無論他是獨處還是身居這個經驗性世界(samsara),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就好象當意識集中在某個目標上時,它不會注意到其他事物,儘管這些事物離得更近,所以也是一樣的,儘管聖人可能在進行很多的經驗主義的行動,事實上,他什麼都沒有做,因為他讓意識停駐於本我而沒有讓“我”的思想出現。就象一個人實際上並未移動而在夢中則會將頭低下一樣,一個沒有停止以“我”思想的無知的人,即使是在持續的冥想中實際上只是執行所有經驗性行動*的人。這是智者的教誨。
* 就象那些聽着故事卻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的人一樣,殘留意念完全消失的意識並不會真正地運作, 儘管它看起來在運作。沒有真正由殘留意念中解脫的意識真正地在運作, 儘管它看起來並沒有;這就象那些看起來不動的人在夢中仍在爬着山並從山上落下來。
15
D:意識、感覺器官等具有感知的能力;然而為什麼他們被認為是被感知的對象呢?
M: 感知主體(Drik)被感知對象(Drisya)
1、觀看者 壺(被觀看的對象)
進而
2、 眼睛器官 身體、壺
3、 視覺 眼睛器官
4、 意識 視覺
5、 個體靈魂 意識
6、 覺知(本我) 個體靈魂
如上面表格所示,因為我們—即覺知—認知所有的客體, 所以我們被稱為感知主體(drik)。壺一欄中為被觀看的客體,因為它們是被感知的。 在上面所給出的“認知:無知”(即感知主體-被感知對象)表格中,在感知主體和被認知對象之中,能看到作為另外一個被感知客體的感知主體, 又會是另外一個感知主體的被感知客體, 事實上,表格中並沒有感知主體。 儘管因為我們感知所有而被稱作“感知主體”,並因為我們不會被任何其他所感知而不會被稱作“被感知客體”,但是我們僅僅是在相對於特定的被感知的客體而言才能被稱作“感知主體”。 然而,事實上, 那被稱作“被感知客體”的並不是與我們分離的。所以我們是那超然於所有兩者(感知主體與被感知客體)之上的本體。所有其他的都在“感知主體-被感知對象”的羅列中。
16
D:如何讓我執、靈魂、本我和梵天同一呢?
M:
實 例 例 證
1 鐵球 我執
2 被加熱的鐵球 以本我之疊印呈現的靈魂
3 被加熱的鐵球中的火覺知之光,即每個個體靈魂中閃耀的永恆梵天,
4 為一體的火焰 遍布、一體的梵天
由上面所列出的實例可以看出我執、靈魂、觀照和全然觀照是如何同一的。就象金匠的金屬塊可以做出無數種各式各樣的金屬件,而所有的金屬件看起來又只是那一塊而已,所有個體靈魂在沉睡之中的粗鈍身與精微身都是存在於宇宙幻象中,即對全然黑暗之本質的無知之中,因為靈魂是在本我之中並與之為一體的,所以看到的只有黑暗。精微身即我執由這沉睡的黑暗之中產生, 而粗鈍身又由我執中產生。即使是我執產生了, 它看起來也象是本我本性的疊印,就象是加熱的鐵球一樣。靈魂(jiva)是意識或者我執與覺知之光的結合,沒有靈魂就不會有靈魂的觀照,既本我,沒有本我就不會有梵天,即全然觀照。
就好象金匠把鐵球敲打成各種形狀,而其中的火併沒有任何改變,儘管靈魂總要經歷太多的體驗,感受快樂和痛苦,而其中的本我之光不會有絲毫的改變, 就象以太,它是遍布而一體的徹底認知,是閃耀在心中的梵天。
17
D:一個個體如何能認識到心中的本我本身閃耀如梵天呢?
M:就象火焰的以太元素毫無分別與限制地充滿火焰內與外,心中本我之光的認知以太也同樣毫無分別與限制地充斥了本我之光的內與外。這就是所說的梵天。
18
D:幻象的3種經驗狀態,3種身體等等是如何在不可分割的、一體的其自明的本我之中顯現出來的?即使他們顯現出來,個體又如何知道本我本身一直是如如不動的呢?
M:燈(1)所代表的本我在內室即致因身(7)中閃耀着其本身的和諧之光,而致因身(7)處於無知之牆(4)和沉睡之門(2)的包圍之中;當藉由諸如時間、因果等重要因素的調節將那扇沉睡之門打開,本我就會在我執的鏡子(5)里反映出來,我執的鏡子(5)就在偉大的智力(mahat-tattva)的門檻旁邊,我執的鏡子因此就會照亮中廳即夢的狀態(8),並通過五個感知器官的窗戶(6)也照亮外廳即蘇醒狀態。當同樣是因為諸如時間、因果等重要因素的調節將那扇沉睡之門關上時,我執便伴隨着蘇醒和夢境而停止, 本我本身即會顯現。所給出的例子便解釋了本我如何能如如不動,本我與我執之間怎樣產生了區別,以及3種經驗狀態,3種身體等如何出現的。
19
D: 儘管我已經聽了關於質詢特點的詳盡解釋,我的意識還是沒有獲得哪怕是一點點的平靜。為什麼會這樣呢?
M:原因就是缺乏力量或者說是意識不能專註於一點。
20
D: 缺乏精神力量的原因是什麼呢?
M:讓一個個體有資格進行質詢的辦法是冥想、瑜珈等。一個個體應該經由逐級的實修熟練掌握這些方法, 並確定形成自然而有助的精神狀態主流。當意識經過這個方法而成熟,聆聽了當下的質詢便立即會認知到它的本性即是本我,並停駐於完全的平靜之中,不會偏離那種狀態。對於一個尚未成熟的意識來說,便很難通過聆聽質詢而達到立即的認知和平靜。然而,如果一個個體在一段時間內實踐了意識控制的方法,意識的寧靜就能夠最終被獲得。
21
D:意識控制的方法中,哪一個是最重要的呢?
M:意識控制的方法是呼吸的控制。
22
D:呼吸如何被控制呢?
M:呼吸可以通過完全的持吸(kevala-kumbhaka)或者調吸來控制(pranayama)。
23
D:什麼是完全的持吸呢?
M:即是讓空氣完全停駐在心中,即使是沒有呼出和吸入的動作。這是需要通過按照某些重要原則進行的冥想而獲得的。
24
D:調吸又是什麼呢?
M:它是根據瑜珈的教誨讓空氣通過呼出、吸入以及屏住呼吸而停駐在心裡。
25
D:控制呼吸怎麼會是意識控制的有效方法呢?
M:毫無疑問控制呼吸是意識控制的有效方法,因為就象呼吸一樣,意識是空氣的一部分, 因其二者的流動的本性是一樣的,因為二者的起源是一樣的,因為二者中一個被控制後另外一個也就被控制了。
26
D:因為控制呼吸僅僅是導致意識的寂止(manolaya)而非他的消滅(manonasa),質詢旨在意識的摧毀,如何能說控制呼吸是質詢的有效方法呢?
M:經典教導兩種達到本我覺知的方法—八部瑜珈(ashtanga-yoga)與八部認知(ashtanga-jnana)。通過瑜珈分支之一所教授的調吸(pranayama)或者完全的持吸(kevala-kumbhaka),意識得以控制。並不只如此,如果能夠再進一步實踐更深層的方法,比如將意識由對外物的關注中收回,那麼最終肯定能夠達到本我覺知,即質詢的結果。
27
D:瑜珈的分支有那些?
M:Yama, niyama, asana, ,pranayama, pratyahara, dharana, dhyana, 和samadhi. 其中 –
(1) Yama:- 是為了培養優良品質,諸如非暴力(ahimsa)、不妄語(satya)、 不偷盜(asteya)、獨身(brahmacharya)和不聚財產(apari-graha)。
(2) Niyama:- 是為了要遵守良好準則,如純潔(saucha)、滿足(santosha)、苦行(tapas)、研習經典(svadhyaya)和向神奉獻(Isvara-pranidhana)*。
(3) Asana:- 有不同姿勢,主要有84種。其中也同樣有4個支派據說是最好的,即simha、 bhadra、 padma和 siddha**。 4支中以siddha尤佳。 這是瑜珈經典中的教誨。
(4) Pranayama:- 根據經典中對該方法的描述,呼出空氣為rechaka,吸入空氣為puraka,而將空氣留駐在心中是kumbhaka。關於“長度”,有些經典認為rechaka和puraka長度相等,而kumbhaka應該是這個長度的兩倍, 而另外的經典認為如果rechaka 為一個長度,puraka應該它的兩倍,而kumbhaka則為4倍。 “長度”是指說一遍Gayatrimantra所花的時間。因此,pranayama是由rechaka、 puraka和kumbhaka組成, 應該根據個體的能力緩慢而漸次地每日進行練習。之後, 意識會產生一種要靜止於快樂之中的渴望。 這之後,就可以練習pratyahara了。
(5) Pratyahara:- 是通過阻止意識跟隨名相之外物轉移來控制意識。一直混亂的意識將會得到控制。 對nada的沉思。意識因此將能夠專註一點,而能夠停駐在一個地方。之後,注視鼻尖,和將注意力集中在眉心,對pranava的冥想,該方法要藉助就要練習dharana。
(6) Dharana:- 這是將意識定在一個適合冥想的地點。這個適合冥想的不尋常的地點為心和梵頂穴(Brahma-randhra,位於天靈蓋上的穴)。然後想着在八瓣蓮花的中央***,本我的神性即梵天如火焰般閃耀着,就要將意識定在那裡。之後,就要冥想。
(7) Dhyana:- 就是冥想, 通過“我即是他”的思考,個體與之前所說的火焰之本性沒有任何區別。 甚至,如果個體可以進行“我是誰?”的質詢,那麼,根據經典所聲稱的,“無處不在的梵天將以本我即智慧的觀照的形態閃耀在心裡”,個體就會認知到本我神性以“我-我”的形式閃耀在心裡。這種沉思形式即是最好的冥想。
( Samadhi:- 之前所說的冥想的實現之結果是,意識沒有停留在“我是這個那個;我正做這個那個”的思想里, 而是沉入到冥想目標中去。 這種精微狀態中, “我-我”思想消失為三摩地(samadhi)。如果個體每天進行這樣的修習,觀照它而睡眠消失, 神將馬上給予他意識寂止的至高狀態。
* Yama 和niyamThe 的目的是要獲得只對那些有資格得到解脫(moksha)的人敞開的好方法。要獲得更多的細節請參看Yoga-sutra、 Hathayoga-dipika。
** Siddhasana: 將左腳跟放至生殖器之上,右腳跟再置於其上。將凝視點放在眉心 則身體將靜止不動地挺直如柱。 *
** 儘管在天靈蓋的那一點真的如傳說的有一朵千葉蓮花,但也有描繪為8瓣蓮花,因為8瓣中每瓣都由125片小瓣組成。
28
D:Pratyahara 中個體應該冥想pranava的教導主旨是什麼?
M:對pranava 冥想之指示的主旨是這樣的。 Pranava 是由3個半matras 所組成的Omkara ,即a、u、 m和ardha-matra, 其中, a代表蘇醒狀態、 Visva-jiva和粗鈍身; u代表夢的狀態Taijasa-jiva、精微身; m代表沉睡狀態、 Prajnajiva和致因身; ardha-matra則代表自我或者“我”之本性的超然(Turiya);這之後是Turiyatita狀態,或者說是單純喜悅。第四個“我”之本性的狀態是指在冥想(dhyana)當中:這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描述了 — 如包括a、u、m3個matras的amatra本性;如沉默音節maunakshara(silence syllable);如低聲念出卻沒有念出的ajapa;以及Advaita-mantra,它是所有諸如panchakshara的mantras的根本。為獲得此真意,要對pranava冥想。這就是冥想, 奉獻的本質, 存在於對本我之真相的沉思。該過程的結果便是能夠帶來解脫即極度喜悅狀態的三摩地(samadhi)。 令人尊敬的上師們也說,解脫的獲得只有通過奉獻 — 對本我之真相沉思的本質。
29
D:個體應該經由“我是他”的思考來冥想個體與那火焰般閃耀的自明本體沒有任何差異,這段教誨的主旨是什麼呢?
M:
(A) 讓個體培養個體無異於自明本體之思想的教導主旨是:經典是這樣解釋冥想的,“八瓣心蓮是一切的本性,是Kailasa、Vaikundha、和Parama-pada, 蓮中的本體如拇指大小, 耀眼如閃電, 閃爍如火焰。 冥想它, 個體將獲得永生”。由此可以知道,如此的冥想能讓個體避免以下的錯誤:(1)分別心,以“我是不同的,那是不同的”形式出現,(2)對被束縛的事物進行冥想, (3) 認為真實的是受到限制的,以及(4) 局限於某一地點。
(B) 個體應以“我是他”的思想來冥想的教導主旨是:sahaham: soham; sah 為至高本我, aham 為以“我”顯現的本我。個體靈魂(Jiva),即是希瓦林嘎(Shiva-linga) , 位於心蓮之中,心蓮是他在這個身體中的座椅, 而身體是梵天的城池; 意識是我執的本性,對外顯現為認同這個身體等為其自己。現在意識應該被留在心中,基於身體等的我的感覺應該被清除; 當個體不受任何打擾而以“我是誰?”來質詢,在那種狀態下本我之本性就會以“我-我”的精微方式顯現出來;自我本性是全部又什麼都不是,不分內外、以至高本我的形式無處不在地顯現, 閃耀如火焰, 就象之前描述的那樣, 表明“我是梵天”的真相。如果,沒有冥想個體本為一體, 而是想象着是不同的, 無知將無法去除。 因此, 便有了冥想同一的教導。
如果個體通過“我是他”的思考 – 對本我的沉思方法, 長時間不間斷地冥想本我, 而沒有受到干擾,心中無知的黑暗以及所有由無知而來的障礙將被去除,絕對的智慧將會被獲得*。因此,認知到位於(梵天的)城池—即身體—之中那心穴中的本體,就是認知了完美無缺的神。 在九門之城池中—即身體,悠閑而居的正是那智者。**. 身體為廟宇;個體靈魂(jiva)是神(Shiva,希瓦)。如果個體以“我是他”的思考來崇拜他,將獲得解脫。 由5層構成的身體是洞穴, 那居於其中的至高者是洞穴的主人。經典如此描述。因本我是一切神的本體,所以對本身之本我的冥想是所有冥想的最高冥想。
所有其他的冥想都被包含於其中。正是為了獲得這個,其他的冥想才被教導。所以,如果一旦獲得這個冥想,將不再需要其他冥想。認知個體的本我即是認知神。並不認知本我的冥想,而是幻想着神性是不同的並對其進行冥想,這種情況被聖人們比喻成用自己的腳去量自己的影子,或者是把自己已經擁有的無價之珍寶扔掉卻去尋找一個毫無價值的貝殼***。
* 如果冥想是以能夠阻止思想外求的“我是希瓦” (Shivoham bhavana)的形式進行的,並且時常被修習,就會出現三摩地(samadhi)- Vallalar.
**他以喜悅的形態居住在九個幻象之門的城池裡。博伽梵歌(Bhagavad gita).
***我們應該冥想“我”,那個以自我形式存在的“我”,atma-tattva的“我”,光輝燦爛的“我”,寄居在所有存在事物中總是自稱“我”的“我”。將神留在心的洞穴中,卻向外尋求神,就好象丟棄了無價的珠寶卻去尋找毫無價值的貝殼一樣。
30
D:儘管心與Brahmarandhra本身就是冥想的適合位置,如果需要,個體是否能在6個神秘中心(adharas)冥想呢?
M:6個神秘中心據說是冥想的位置,但卻是幻想的產物。 所有這些都是對瑜珈的初學者而言。 關於在6中心的冥想, 希瓦瑜珈修行者說,“神,那不二、至高的覺知本體, 顯現、維持並包容了我們所有一切。以附加給它各種諸如Ganapati、Brahma、Vishnu、Rudra、Mahesvara和Sadashiva的名與相而錯解本體是大罪。”而吠陀修習者認為,“所有那些都只不過是意識的幻想而已。” 因此, 如果個體認知到其本我——即覺知的本性——了悟所有事情,個體就會了悟所有的事情。 聖人們也說:“當本我被認知到為其自身而無其他,那麼所有不被了解的都會被了解”。 如果具有各種思想的我們能夠冥想本我之神,我們就能以這個專一的思想而屏棄了其他繁雜的思想,之後,即使只是那一個思想也會消失。這就是認知個體的本我即是認知上帝的說法的含義。這個認知即是解脫。
31
D:個體怎樣看待本我?
M:本我是自明的, 沒有黑暗和光明, 是自證的本體。因此,個體不應該把它想成這個或者那個。想的任何想法都將帶來束縛。 對本我的冥想的目的是要讓意識回歸本我的形態。 在心之洞穴的中間,純潔的梵天被直接證明為本我的“我-我”形態。還有什麼無知比以各種方法去想象它而不了解它即如之前已經描述過的那樣更無知的嗎?
32
D:據說梵天在心中,顯然為本我的“我-我”形態。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說法, 是否能有進一步的解釋呢?
M:沒有任何認知存在——即既沒有自我認知也沒有其他認知,難道這在所有人的沉睡和狂喜中沒有被體驗過嗎? 之後, 當有了“我從睡夢中醒來”或者“我從狂喜中平復”的體驗,那難道不是來自於前面所說的無分別狀態的特殊認知嗎?這種特別的認知被稱做vijnana。Vijnana的顯現僅僅是源於本我或者是非自我,而不是它自己。 當它源於本我時,即是真正的認知——以本我為客體的精神狀態中的認知,或者說是本身具備不分隔(本我)的認知;當它與非自我相聯時,則被稱作無知。這種vijnana狀態,當它隸屬於本我並以本我的形態顯現,便是“我”的顯現。 這個顯現離開本相(即本我)便不能發生。 正是這個顯現,成為直接體驗本相的路標。 然而, 它本身不能構成本相的狀態。取決於是哪個讓這個顯現發生的, 那就是根本本體,或者稱prajnana。吠陀經典的“prajnanam brahma”教導了同樣的真理。認知這個同樣是經典的主旨。自明的本我和對一切的觀照證明它自己寄居於vijnanakosa(智力的外殼)之中。通過不分隔的精神模式,將本我作為你的目標追尋, 並享受本我。
33
D:什麼是內心崇拜或者無屬性崇拜?
M:在類似Ribhu-gita的經典中,無屬性崇拜已經被詳細解釋了(作為單獨的一條戒律)。 然而,諸如奉獻、施捨、苦行、信守誓言、japa、瑜珈和puja的所有戒律, 實際上,都是“我是梵天”的方式的冥想。 所以, 從所有形式的戒律之中,個體都應該看到:不要由“我是梵天”的思想中遊離。這就是無屬性崇拜的主旨。
34
D:什麼是八部認知(jnana-ashtanga)?
M:這八部已經被提到過, 如yama、 niyama 等。 但是解釋不同。
其中-
(1) Yama:-是對所有感覺器官的控制,並認知這個由身體等構成的世界裡出現的錯誤。
(2) Niyama:- 是要維持與本我相關的精神模式的流動,而消除那些相悖的。 換而言之,它即是由至高本我產生的持續的愛。
(3) Asana:- 在它的幫助之下,持久的對梵天的冥想成為可能並能輕鬆獲得, 這就是asana。
(4) Pranayama:- 呼氣(Rechaka)會將不真實的名與相從組成世界的事物上、身體上剝離,吸氣是要抓住三個真實的方面:存在、覺知和喜悅, 它們在事物中是恆常存在的,而持吸是要保持所抓住的三個真實方面。
(5) Pratyahara:- 是要阻止被去除的名與相再進入到意識中。
(6) Dharana:- 是讓意識停駐在心中,而無外馳,並認知到個體是存在-覺知-喜悅的本我本身。
(7) Dhyana:- 是“我只是單純覺知”的冥想。 就是,不管這個由五層構成的身體, 個體質詢“我是誰?”, 其結果是個體停駐於閃耀的本我“我”中。
( Samadhi:- 當“我”的顯現也停止了, 就會有(精微的)直接體驗。這就是三摩地(samadhi)。
這裡說明了pranayama等的詳細內容,至於asana等戒律,在與瑜珈相關內容中提到, 就沒有必要說了。 認知的分部可以在任何地點和時間進行修習。至於瑜珈和認知, 根據環境不同, 個體可以選擇修習喜歡的那個,或者兩者兼學。 偉大的上師說, 遺忘是所有隱藏的根,對所有尋求解脫的人來說,遺忘就是死亡*;所以應該讓意識停留在本我之中,要從不忘本我;這就是目標。如果意識被控制了, 其他的所有就能夠被控制。八部瑜珈與八部認知的區別在經典中已經被詳細解釋了; 所以這裡只是給出這些教導的主要概括。
* 死亡或者Kala就是在這個世界裡放棄了對本我的沉思,而本我是從來不會有絲毫被放棄的。 – Vivekachudamani.
35
D:同時修習瑜珈中的pranayama和認知中的pranayama可能嗎?
M:只要意識還沒有停駐在心中, 無論是完全的持吸,還是質詢、rechaka、 puraka等等都是有必要的。 因此,訓練中瑜珈的pranayama要被修習,而其他pranayama也可以被經常修習。 即是說,兩者都可以被修習。如果通過修習瑜珈的pranayama而達到了完全持吸,這就足夠了。
36
D:為什麼通往解脫的路會有不同教法呢?難道不會在求道者的意識中產生混亂嗎?
M:吠陀經中教授不同的方法是要適合不同等級的有資格的求道者。 然而,因為解脫就是意識的毀滅, 他們的所有努力都是要控制意識而已。儘管冥想的方式會看起來各不相同, 結果卻是成為一個。 不必對此擔心。個體選擇適合他的意識成熟情況的道路而已。
對prana 的控制即為瑜珈, 對意識的控制即為認知(jnana)* —— 這是兩個消滅意識的主要方法。 對一些人來說,前者會更容易一些, 而對另外的人來說, 後者更好。然而,認知(jnana)就象是用青草引誘來馴服脾氣狂躁的公牛, 而瑜珈則是武力來控制。 因此智者說:在三個不同等級的求道者中,最高等的通過吠陀質詢以及將個體自我和所有事物認同為本相之本性來獲得本相的本質,從而將意識緊緊置於本我中,並因此達到目的;中等求道者通過kevala-kumbhaka和長時間的對本相的冥想讓意識駐留在心中;而低級的求道者則通過控制呼吸等逐漸進行的方法來達到那個狀態。意識應該駐留在心中,直到以無知的形態存於心中的“我”之思想被消滅。這本身就是認知(jnana),本身也即是冥想(dhyana)。
其他的只不過是無關的言辭,無關的內容。經典即是這樣宣稱的。因此,如果個體通過某種或者其他的方法達到了將意識停駐在本我之中,則不必再去擔心其他的事情。偉大上師也曾教導說奉獻者比瑜珈修習者**更偉大,以及奉獻的本質是對自我本我的沉思,奉獻才是解脫之道***。因此,認知梵天的路有各種各樣的稱呼:Dahara-vidya、Brahma-vidya、Atma-vidya等等,除此之外還能說什麼呢? 應該要有推理地理解其他的方法。眾多經典在教導不同的方法。那些偉大的人分析了所有那些方法之後,才宣稱這為最快最好的方法。
* 根據經典把所有事物都看作本相:我即是梵天 —— 獨一無二。
** 所有的瑜珈修習者中,只有那將他如如不動的意識和愛給我的才是我的至愛。— 博伽梵歌Bhagavad-gita.
*** 求得解脫的方法之中只有奉獻(bhakti)才是最高的。因為奉獻是對自我之本我的持續沉思。 —Vivekachudamani.
37
D:通過修習以上所教的方法, 個體可能能夠消除意識中的障礙,如無知、懷疑、 錯誤等等, 並因此獲得意識的寂止。 然而,仍有一個最後的疑惑。 意識完全融入心中後,只有覺知以完全的本體閃耀。當這樣發生時, 意識呈現為本我的形式, 誰又會質詢呢? 這樣的質詢會導致自我崇拜。這就象是牧羊人到處尋找始終卧於他肩頭的羊!
M:個體靈魂(Jiva)本身即是希瓦(Shiva);希瓦(Shiva)本身即是個體靈魂。事實上,個體靈魂除了希瓦(Shiva)什麼也不是。 當穀粒藏在殼中, 被叫做稻; 當它被退去殼,即被稱作米。同樣的, 只要個體被因果所束縛就是個體靈魂, 當無知的束縛被打開, 個體便閃耀為希瓦,那個神性。 經典即是如此聲稱。因此,作為意識的個體靈魂存在於單純本我的本體中, 但是卻忘記了這個事實, 它將自己想象成一個個體靈魂,並在意識陰影的束縛之下。所以,他對即是他本身的本我的找尋,就象是那個牧羊人在尋找那隻羊。但是,忘記了它自己的個體靈魂只是通過間接的認知仍然無法成為本我。前生累積的殘留意念所造成的障礙,令個體靈魂一次又一次地忘記它是與本我同一的,並被欺騙而認同自己為這個身體等等。一個人是否僅僅看一眼就能被認定為高級指揮官嗎?難道不是要經過為此目標的長期努力才能被指定為高級指揮官嗎? 同樣,個體靈魂在精神上與身體等認同而被束縛, 要努力沉思本我,逐漸而持續的努力; 當這樣的努力消滅了意識,個體靈魂就會成為本我*。持續地修習對本我的沉思將會讓意識消失,並因此會消滅它自己,就象是那根用來點燃火化屍體的煤的木棍。這就是被稱作解脫的狀態。
*儘管導致出生束縛的障礙有太多,那個導致所有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我執(ahankara)。這個根本原因必須被永遠消滅。 ——Vivekachudamani.
38
D:如果個體靈魂本質上是與本我同一的,是什麼阻止了個體靈魂認知它的真實本性呢?
M:是個體靈魂對真實本性的遺忘; 這是隱藏的力量。
39
D:如果個體靈魂真得遺忘了它自己,所有的人如何又產生了“我”的體驗呢?
M:隱藏並不完全隱藏了個體靈魂*;而只是隱藏了“我”的本我本質並啟動了“我是這個身體”的觀念;但它並不隱藏真實而永恆的“我”之本我的存在。無知不能隱藏“我”的根本,但是他隱藏了個體靈魂是至高(本我)這樣的絕對事實。
40
D:在世解脫的人(jivan-mukta)和死亡時解脫的人(videha-mukta)的特性是什麼?
M:“我不是這個身體;我是顯現為本我的梵天。在我裡面是絕對我本體*,這個由身體等組成的世界只是一種表象而已,就象是天空的藍色”。凡是認知到這些事實的人就是在世解脫的人。 然而只要他的意識還沒有被分解,他就會有痛苦, 因為prarabdha(造成今世以身體形式存在的前世因緣)讓他與事物之間具有了關係;並且因為意識活動沒有停止也將導致不會有喜悅的體驗。本我的體驗只可能是給那些經過長期的冥想而變得精微、如如不動的意識。那些具有了精微意識和那些體驗了本我的人被稱作在世解脫的人。在世解脫的狀態是指無屬性梵天和超然(Turiya)。當精微意識分解體驗到自我的停止,個體完全沉浸在喜悅的海洋中並與之沒有任何存在上的區別而合為一時, 這個個體被稱作死亡時解脫。死亡時解脫的狀態是指超然的無屬性梵天和絕對的超然(Turiya)。 這是最終目的。
因為痛苦和快樂的等級不一樣,獲得解脫的人——在世解脫的人(jivan-mukta)和死亡時解脫的人(videha-mukta)——可以被大體分為四類:Brahmavid、vara、variyan和varishtha。但是這個分別只是從那些其他觀看他們的人的立場上來說的;然而事實上,通過認知(jnana)獲得的解脫並沒有區別。
* 如果有了對世界只是完全本體之我的顯現的持續冥想,哪裡會有無知呢?
致 敬
OBEISANCE
上師Ramana是以人身示現的偉大希瓦,
願他的聖足永駐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