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夫妇曝露王室丑闻,是由于未解决的儿时的心理创伤吗?

“王室生活真是太痛苦了”

俗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不,就连英国王室也不例外。最近,英国王子哈里与妻子梅根,一同接受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的专访,在节目上大吐苦水。提到什么梅根刚嫁过去护照就被没收,被王室禁锢到想自杀,儿子阿奇因种族问题都没法有王子身份……一句话概括,就是——王室的日子根本就不是人能过的,我们被欺负了。这次爆料式采访在互联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影响力大到王室也不得不快速给出回应,并称“哈里、梅根和阿奇将永远是备受喜爱的家庭成员。”

<王室回复>

这体面包容的态度,和节目中两人怨怼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瞬间,哈里和梅根像是两个因为要不到糖,而大吵大闹的小孩子。梅根更惨,被认为是那个怂恿乖孩子撒泼的“坏孩子”。网友们几乎一边倒的在抨击她。有评论说:“一个成功走向人生巅峰的心机女,把好戏推向高潮,恭喜梅根女士了。”还有人更直接:“这娘们靠谎言欺骗了哈里王子。”

不过,问题是,如果梅根只是个工于心计的女人,哈里为啥会选她做王妃,甚至不惜和她一起脱离王室呢?就算梅根真的精于所谓的精神控制,哈里又不是“傻白甜”。与其说哈里是被梅根怂恿的,不如说,是哈里需要梅根,来做自己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亲密关系成为“出口”

这事,得先从哈里的童年说起。哈里的父母,就是大名鼎鼎的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两人的结合并不是出于相爱,婚姻勉强维持了十多年后,就分崩离析了。还没消化好父母离婚事实的哈里,很快又在第二年遭遇了新的冲击——母亲为躲避狗仔队的偷拍,不幸遭遇车祸去世。这时的他,只有12岁。在他之上,有着一个懂事乖巧能力出众的哥哥,还有个怂包无能的父亲。这注定他无法获得足够的注意力和关怀,更不敢去释放自己的不安与不满。

贵为王子,虽然拥有常人远不能及的权力,哈里却有着掩盖不住的无力感。在采访中,主持人奥普拉曾问他,如果不是为了妻子,你会有勇气脱离王室吗?哈里立刻表示否定,并说:“我根本没有能力这么做,我整个人是被困住的。”母亲戴安娜离去造成的失落,是整件事的源头,也成了他的“情结”。情结,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说白了就是未被满足的需求,而人类对于未完成事件,是有“执念”的。有这样一个心理学试验:有人在白纸上画一段圆弧,经过白纸的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拿起笔补上线段,让圆弧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并且,小孩子会尽力使自己画的线段平滑,使完成的图形与原先的弧一样平滑。对于哈里王子来说,母亲去世造成的情感空洞与反抗力的缺乏,正是这个圆弧。他迫切地需要一个契机,完成这个圆。

这时,梅根出现了。这不仅填上了母爱的遗憾,而且迎娶她这件事,也向王室释放了自己的攻击性。家世普通、黑人、离过婚……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一个理想的妻子人选,更不必说,婚前无数人都在劝他,离这个“心机女”远一点。但哈里力排众议将她娶回家,大有种“老子就不让你们满意,这次我要自己做主”的意思。更有意思的是,梅根对他而言,根本就是一个完美的“阴影人格”投射者——人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也因此,我们会趋向于经营一个“面具人格”,这个人格“所具有的特征要得到他人的承认,并投合于别人对自己的期望”,通常是温和而宜人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内心真实的需求,又会塑造出一个“阴影人格”,这个人格更加真实,但通常会掺杂更多负面因素,比如嫉妒、痛恨、厌恶等。一般而言,人们会采用两种方式来对待人格中的“阴影”,一是压抑,二是投射。作为王子的哈里,很难有机会去释放自己阴影的一面,但长期的压抑,会让潜意识不断寻找时机,来完成投射。

梅根身上所具有的特质,又恰好都是他渴望却不能展示的一面,就像微博博主水木丁形容的那样::“一个美国大妞,没什么身份背景,对英国王室的历史不熟悉,规矩不熟悉,有着美国人特有的自信,乐观和生猛,自信跟充话费送的一样,非常有活力,天不怕地不怕。一个强悍,固执,凶猛,敢于和皇室对着干的妻子。”可以说,通过与梅根的结合,哈里王子活出了自己的“阴影人格”。此后,梅根的遭遇与戴安娜的遭遇,又恰好形成了某种呼应。在采访中,哈里说:“我见到了梅根和我母亲有着某种联系,社交媒体聚焦,种族问题……”他不是为了梅根站出来的,而是为了已然死去的母亲。这次曝光,是他下定决心,要“新仇旧恨”一起清算。与此同时,梅根的大胆,又可以帮他承接住一部分来自外界的伤害,这对他来说是一种保护,更让他感受到了,有人与他站在同一阵营的安心。哈里与梅根,谁需要谁,一目了然。

不算成功的抗争

其实,纵观英国王室,能看到一部“人格面具”与“阴影人格”的抗争史。女王执政67年,总结出来的经验是要成为良好言行的榜样,昭示一种健康积极克制的生活方式,受到人民的爱戴。一言以蔽之,要做道德模范。做不到怎么办?装也要装出来。慢慢的,王室就变成了一个最严苛的人格面具,试图覆盖到每个王室成员身上,把他们从人异化为供奉在高台上的塑像。那么王室中人作为“人”的真实欲求,该何去何从呢?哈里的父亲查尔斯王子,就用婚外情这种“土办法”,把王室责任留给了戴安娜王妃,情感需求外包给了卡米拉。

<戴安娜(左)卡米拉(右)>

哈里则用了更激烈的方式,让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坏女人”带他离开王室,这是比父亲更进一步的背叛。但无论是查尔斯还是哈里,他们并没有从王室婚姻的轮回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我们能够看到,哈里和梅根出走后,仍然对王室耿耿于怀,想“讨个说法”。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低自我分化”。就像叛逆期的孩子,一听到“学习”两个字就会原地暴躁,又或者离家出走,乃至威胁断绝亲子关系。看似姿态叛逆,但其实非常在意他人的声音。而高自我分化的人,会有一种很强的边界感,因为他知道:“这是我的人生,与他人何干?”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高自我分化”,为自己负责的人呢?心理学家施琪嘉在新书《疗愈你的内在小孩》里,提到了一个方法,叫做“整合”——让我们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达成和解,让分裂破碎的“人格面具”和“阴影”完整融合起来。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按摩、运动等方式,探索自己的身体。精神分析认为,潜意识愿被压抑的后果,往往会反应在身体上,形成躯体化症状比如胸闷、头痛等等。觉知身体的反应,是恢复与内在链接的第一步。
第二,不要过度关注现实问题。很多人一辈子只在意买了几套房,挣了多少钱,换了什么车,升官了没有。人生在世,现实问题当然不能不关注,但过度关注现实层面,会让人难以觉察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就像哈里和梅根,离开王室确实会损失年金,无法再维持奢侈的生活。但如果他们不过度关注金钱问题,努力达成财务独立,反而会赢得尊重,各自的人格也能进一步成长。
第三,冥想。
可以每天留出半个小时,找一个安静舒服、不受打扰的地方,躺下或者坐下练习,关注自己的呼吸或者起伏的念头。如果有不舒服就及时停止,刚开始练习时也可以找专业指导。
第四,找一个类似镜子的个体。比如良师益友,他们既能够认可你的“面具”,又能看见你的“阴影”,他们注视你的目光里充满接纳和喜悦,在这样的眼光中看到自己的存在,自己无法接纳的阴影就会逐渐在阳光下。或许,我们对亲密关系都有过很高的期待,期待一个人出现后,能治愈我童年的创伤。我们会在关系中退行成孩子,希望对方来做那个我们没有找到的理想父母。

然而正如武志红所说:别人无法补偿我们过去的损失,别人在我们的生命中只是配角,而主角是你自己。遇到一个对的人弥足珍贵,但更加珍贵的,是在这段双人旅途里,遇到那个未知的自己。

主笔 | 邹雨 青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