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慈悲和基督教的上帝慈爱虽然都表达了对众生的关爱,但在理念和表达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佛教慈悲:
无私的关爱: 佛教慈悲是一种普世的、无私的关爱,不分别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包括人类、动物、甚至是所有生命。
不执着与同情: 佛教慈悲强调不执着,不局限于个别的情感。它包含了一种对一切生命痛苦的深切同情,而这种同情不是出于对他人痛苦的执着,而是一种超越个体的普遍关怀。
菩提心: 佛教的慈悲与菩提心紧密相连,强调通过觉悟和智慧来消除众生的痛苦。通过修行,一个人可以培养慈悲心,帮助众生摆脱轮回。
基督教上帝的慈爱:
个人化的关怀: 基督教强调上帝是一位个人化的存在,对每个个体都有深切的关怀。上帝的慈爱是直接而亲密的。
救赎的慈爱: 基督教慈爱涉及到上帝为人类的救赎而付出的牺牲,即耶稣基督的救赎行为。上帝的慈爱通过耶稣的生死复活来实现人类与上帝的和解。
信仰和顺服: 基督教慈爱鼓励人们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和顺服来体验上帝的慈爱。这种慈爱与灵性的关系直接相关,通过信仰和顺服,人们可以体验到上帝的恩宠。
尽管在表达和实践上存在这些不同,但在本质上,佛教慈悲和基督教上帝的慈爱都是关于爱、关怀和超越自我的境界。
杨玉辉论文摘要如下:
一、佛教慈悲与基督教爱的基本涵义
慈悲对信佛的人的基本要求
何谓慈悲?所谓慈,即慈爱众生并给与福乐,也就是利乐有情,引导和帮助众生达到身心的适悦,获得福报和悦乐;所谓悲,即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即拯救苦难的众生,帮助他们脱离苦海;二者合称为慈悲。《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一般来说,佛教将佛或菩萨对众生的爱护,给与欢乐,拔除苦难,称为慈悲。由于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根据佛教的认识,慈悲有三种:1、生缘慈悲,称小慈悲,即对世俗凡夫、众生的身同感受而生起的慈悲;2、法缘慈悲,称中慈悲,即觉悟到世间万物本性的佛法,认识到人生痛苦本性而生起的慈悲;3、无缘慈悲,称大慈悲,即大道菩萨境界,自然生起悲天悯人的慈悲心,故能超越世间一切差别,心无所缘而意识到必须救苦救难的慈悲。
爱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爱所反映的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同时也是一种身心的爱慕和愉悦状态,基督教的爱包含多方面的意义,对人来说,正如《圣经》所指出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对基督教来说,爱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上帝和主对世间万物的爱尤其是对人的爱,以及人对上帝和主的爱,这种爱也叫圣爱;二是人对人的爱,包括一个人对他人或邻人及自己的爱;三是人对上帝所造之物的爱,即对世间的各种自然存在物的爱。在这三种爱中,圣爱是最根本的,人对人和物的爱都根源于圣爱。
二、佛教慈悲与基督教爱的同一性
根据作者的考察,佛教的慈悲和基督教的爱具有四个方面的同一性:
1、思想内涵上的同一性
在思想内涵上,佛教的慈悲和基督教的爱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
首先,慈悲和爱都体现了对弱者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帮助。可以说,关心爱护是佛教慈悲和基督教爱的根本特性,虽然佛教慈悲体现的是对痛苦中的人的关心、怜悯和帮助、支持,基督教的爱则体现了对人和物的关爱和保护,但在关心爱护对象上二者是一致的。
其次,慈悲和爱都体现了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不管是佛教的慈悲还是基督教的爱都包含了感同身受的同情心和对对象的怜爱珍惜的怜悯心。
再次,佛教慈悲和基督教的爱都包含超越现实功利的博爱精神。在基本的价值追求和境界表现上,佛教的慈悲和基督教的爱都呈现了一种超越现实功利和世间差别的博爱,尤其是佛教的无缘慈悲和基督教的圣爱更是这种博爱的表现。
2、行为方式上的同一性
佛教的慈悲和基督教的爱在行为方式上的统一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慈悲和爱都体现了主体的付出和奉献,具有利他、利社会的性质。慈悲和爱都是一种付出和奉献,慈悲是帮助人解除痛苦,得到快乐;爱则需要从精神上关心,行动上支持和帮助,慈悲和爱都体现为一种有理他人、有利社会的特性。虽然慈悲和爱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慈悲和爱的付出者,但这种对付出者的有利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相反,还会增进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第二,慈悲和爱都要求言行一致,将慈悲和爱的善行落实到行动上。佛教和基督教都强调,慈悲和爱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要有学有证、学修一体、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
3、行为结果上的同一性
在行为结果上,佛教慈悲和基督教的爱最大统一性就是它们的利他性和有益社会性。慈悲和爱的结果都是使施与对象获得好处,得到利益,并进一步增进人际关系协调,社会和睦。
4、作为服务社会的思想价值基础的同一性
佛教慈悲和基督教的爱都是作为其宗教服务社会,激发信徒慈善公益心的思想价值基础。对佛教和基督教来说,如何激发信徒从事服务社会的工作,如何在思想上认同慈善公益事业,其理论根据就来自慈悲和爱的思想理论,佛教徒和基督徒也正是在慈悲和爱的思想的促动下开展各种服务社会的慈善公益活动的。
三、佛教慈悲与基督教爱的差异性
1、思想内涵的差异性
2、行为施与范围的差异性
3、行为施与对象道德属性上的差异性
4、行为施与对象的人我性质的差异性
5、主体动机和意义的差异性
四、结论
佛教的慈悲与基督教的爱是佛教与基督教指导佛教徒和基督徒的基本价值观,二者都反映了宗教最基本的无私奉献、利乐群生、有益社会的大爱精神,并成为两大宗教服务社会,开展各种慈善公益事业的思想理论基础。但很显然,作为东西方两种典型的宗教,二者确实又显现出了许多完全不同的思想理念和行为追求,佛教以对众生的悲悯同情为出发点,并通过救苦救难的行为来彰显其大爱精神;而基督教则以对上帝的爱为出发点,以平等互助的行为来显示其大爱精神,但二者却是殊途同归。可以说,慈悲与爱为我们理解东西方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特性提供了模本,很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入探讨。
佛耶对话
基督教学者、佛教学者分别阐述对爱与慈悲的看法,基督教学者认为“爱是基督教思想的总纲”,佛教学者指出慈悲是佛教思想的一个基石,爱与慈悲两个概念都内涵诸多层次,具有很强的可比性。第二层,基督教学者请教佛教学者,“爱”在基督教中是极其正面的概念,核心是“圣爱”,佛教如何看待爱?佛教学者的基本回答是,在佛教中更多指的是“贪爱”、“欲爱”,是负面概念,有“绝欲去爱”之说,佛教中最接近基督教“爱”的词是“慈悲”,其基本的含义是与乐拔苦。第三层,学者们依据自身的宗教立场,质询对方的思维逻辑。如佛教学者问:如果上帝是大爱,为什么《圣经旧约》里有那么多的惩罚和杀戮?基督教学者回答:《圣经》的有些说法是象征。佛教学者继续提问:《圣经》中哪些内容是象征?哪些是事实?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又如,基督教学者问:基督教的爱来自上帝,因此具有超验性,佛教的慈悲来源于什么?如何确保其超验性,人自身如何能超越自己。
这样的讨论增强了不同信仰之间的相互认知。一般说来,学者们大多对自己的信仰和研究的宗教有较多的了解,对于其他的宗教则知之不多,有很多误解。通过倾听与交流,学者们扩展了知识面,加深了对不同宗教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同宗教间的率真对话激发了学者们对自身宗教思想更深入的思考,平时一些不言而喻的道理,经过教外学者的质询后,发现问题并不那么容易说清。如佛教学者问:如何理解上帝“拣选”了犹太人,有拣选的上帝还是平等与博爱的吗?基督教学者争先恐后地回应,有人说这与希伯来文的语汇有关,有人说这关系到犹太教的民族性,有人说上帝的拣选有时间的先后,有人说根本原因是上帝拣选了亚伯拉罕,如是等等,不一而足。有基督教学者问:既然不杀生,那么吃素、喝水时不也伤害了生命?有佛教学者解释,“生”一般指有情感、意识的生命,不包括植物、矿物,但也有佛教学者反对这样的看法,认为吃素也会犯罪,因而也要少吃,以最大限度减少犯罪。
https://fo.ifeng.com/special/zhutifoyeduihua/xinwenyubeijing/detail_2012_03/16/13244731_0.shtml
佛耶对话之思想火花:宗教本怀 人生真谛
https://fo.ifeng.com/special/talk/detail_2014_05/30/36592000_0.shtml#_from_ra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