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生我们就能呼吸,那是最原始,最自然的呼吸。
每个人在婴儿阶段都是腹式呼吸。仔细观察婴儿安静睡觉时,腹部是有节律、平稳上下起伏。这是人类原始的呼吸方式,也是最自然的呼吸模式。我们都有过这种经验,看着睡着的小婴儿缓慢深长的呼吸,随著气息慢慢的起伏,在一旁的我们也跟着变得平静。就好像世界的脚步轻轻地在这里停了下来,只有眼前的小小生命,只有眼前的一呼一吸。
这种步调,才是我们最根本、最放松的状态。只是随著现代社会文明发展,我们需要「动」得愈来愈快,对时间愈来愈计较。身体为了适应外在环境快步调节奏,不由得在神经层面建立「快转」的神经回路。经由不断重复刺激,加快反应步调,甚至成为一种自动反射。
表面看来,我们好像愈来愈能干,可以同时处理许多事情。然而,每项作业毕竟还是受神经回路控管。所谓的同时,也只是缩短各个回路完成时间,速度快到超乎大脑判断,让我们感觉不到事情与事情的先后顺序而已。就这样,我们以为效率提高了,以为可以面对更多挑战。其实不然,每个神经回路长期在时间压力下运作,反而有种「跟不上」的焦虑和无力感。
各种快步调的刺激带来焦虑与紧张,早已超过身体负担。持续累积的压力让神经系统失衡,连呼吸都不由自主愈来愈快,将原本深长的腹式呼吸变成短而浅的胸式呼吸。长期短而浅的快吸、快吐,不但让氧气无法充份被细胞利用,又让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令我们肌肉紧绷、消化减弱,且消耗大量能量。许多人都经验过,明明没做什么费力的事,一整天下来感觉特别疲惫,没有精神。这种「内耗」,其实反映了身心运作已经失去平衡。
有些朋友焦虑紧张时,呼吸越来越急促,到后来几乎喘不过气。意识虽然清楚,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呼吸。其实,呼吸本身就是一个「随意」(自主)和「不随意」(非自主)的交会点。这时候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回到呼吸──刻意将吐气放慢拉长,甚至吐到最后尽可能憋气。利用呼吸本身的机制,回过头让自律神经重新整顿,回到平衡。
现代人生活步调太快,我们不需等到严重失衡才来练习呼吸,而是随时都可以练习。练习的方法很简单,坐着或躺着都可以。只要身心放松,没有哪一个部位感觉紧迫就好。刚开始,可以将一只手放在肚脐上,感受腹部起伏。合起嘴巴,轻轻用鼻子吸气。想像吸进来的气送入胸腔,再通往腹腔,此时腹部往上拱起。吐气时,先将腹部往内缩,透过胸腔,将气由鼻子送出。
轻轻松松进行腹式呼吸练习,不仅让呼吸慢下来,也带动横膈膜肌肉在胸腹间帮助呼吸,增加肺部通气量,进而提升血液含氧量。横膈膜的运动也提供足够的腹压,既有维持脊椎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随著深长腹式呼吸的温柔律动,也好像轻柔地为腹腔内脏按摩。
透过深长呼吸,让身体各个角落进入同一步调,这种身心的同步,是现代人最需要的大休息。把自己完全交给呼吸──感谢每一口呼吸带来生命需要的气息,带走身心疲惫。每一口呼吸都是新的瞬间,把我们从时间的禁锢里松绑,走出头脑的境界,单纯回到这里现在。
只是清醒的呼吸,瞬间变得新鲜,自然快乐起来。心安了,快乐了,任何该做的事,还是能做,甚至可以做得更妥当,更从容。
杨定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