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圣经真的没有错吗?》

蔡升达

前言:

华神出版社在前阵子(2013/12)出版了《圣经真的没有错吗?》一书。由于此书是由多个不同的作者所写成,每一章基本上可以视为独立的篇章,所以我会一章一章的来评论。每一章的评论篇幅不同。若我说作者x在某一章没有把y讲的很清楚,可是y在之后别的作者的篇章中有很详细的解说,那并不意味着我对x的评论有错,只能说他的疏忽由别的作者补足而已。

由于圣经无误的议题,很容易牵扯到信仰群体的敏感神经,所以我必须先提醒读者,若我对于作者的论点有疑虑或反对,这并不代表我不尊重圣经的权威,只代表我认为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有瑕疵或遗漏。有些人读完我的书评,可能会带走更多的疑问,而不是答案,但是这并不是坏事。我们可以带着疑问,继续的探讨和研究,直到找到令我们满意的答案。在这个过程当中,「怀疑」不需要被看成是「信心」的反面,反而可以看成是信心的助力,帮助我们更去厘清清楚,我们所信的圣经,其权威的本质为何。

最后,若您认为基督徒就一定需要接受圣经无误论才对,若否定圣经无误,就是假基督徒或是不懂真理的基督徒,那么可能这一系列的书评会带来意料之外的冲击。对于没准备好要探究另外一面观点的人,或许不要继续读下去,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第一章:

圣经底本无误论:论据的重述与方法的再思

作者:周功和

摘要

周功和(以下简称「周」)对圣经无误的定义就是圣经的底本无误。他说:「底本无误论肯定圣经最原始文本的信息,因圣灵的默示,没有错误之处。」(17)周从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个观点。第一,圣灵的感动。圣经是由圣灵感动所写成的神的话语。既然神的话语是真理,就没有错误,因此圣经就是无误的。圣灵也会感动人来信服圣经的话,使人把圣经视为信仰的权威。第二,耶稣对圣经的尊重。既然耶稣承认圣经的权威,时常引用经文来支持自己的论点,那么信徒也该学习耶稣的榜样。在这两点上,周承认这是在使用『循环论证』。虽然在一般的情况中,循环论证会被认为是缪误(fallacy),可是周却认为:「若是要维护或确定最高的真理权威,就不可能不诉诸那最高的权威。」(31)。

此外,还有证据的归纳。周认为,归纳法无法完全证明圣经是无误的,所以只能当成是次要证据。(39)虽然圣经中有许多难解的经文,甚至周自己都承认「自己仍有好几十处圣经的难题没有好的解答」(28),但是这并不影响人承认圣经无误,因为我们可以期待日后有解答出现。

最后,周也探讨正典的问题。周认为耶稣所承认的旧约正典,跟今日的旧约圣经一样,所以「信徒也有义务接受这个旧约的正典。」(41-42)。在新约正典方面,周否定了天主教认为传统高过圣经的看法,而引用Metzger:「教会没有制造正典,乃是辨认、接受、肯定与确定那些自我认证的文献」。在底本的传抄上面,周基本上是保持信心,认为虽然传抄的过程会出错,但是不确定的部份,并不影响基本教义。

评论

将圣经无误论定义为底本无误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聪明的作法。许多比较极端的信徒或宗派,会高举某一个翻译本(比如KJV),把翻译本直接当成是神的默示。周没有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还是有一个问题:底本无误所讲的底本,是哪种底本?很显然的,周也知道,将底本看成是作者的原稿,是过于天真的想法。因为有一些书卷可能是经过几百年的修订过程才达到类似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我还更要加上,经文在成为文字之前的口传传统(oral tradition)也不可忽略。所以,到底什么才是「底本」?是口传传统,是作者最原始的原稿(或是抄写者对于作者口述的纪录),是修订和汇整过的完成品,还是初代教会在设立基本教义时所使用的文本?事实上,我们既不能假设越早的文本比修订过的文本更有权威(如同今天出版社的编辑,会把作者给他的稿子修订一番才出版,而修订过后的版本,大部分的情况的确会比原稿来的好),也不能够假设修订过的文本比更早的文本还要有权威(有时修订者会把自己的意思加进去文本当中,扭曲了作者的原意)。这方面,周所引用的Bruce Waltke, “Aims of Old Testament Textual Criticism”一文中都有详细解说。但是很奇怪的,周却似乎没有理会Waltke在这方面复杂的讨论,反而提出1:「当代的圣经学者需要分辨修订过程与文士抄写古卷的过程。前者(底本形成的过程)有圣灵的默示,后者则没有。」(17-18页注脚)这并不是Waltke的主张。Waltke很清楚的说明:「If the church confesses that the Holy Spirit superintended the selection of books that comprise the canon of the OT, why should it not confess that the Holy Spirit also superintended the selection of the MT recension?」(如果教会宣认圣灵保守了旧约正典范围的选择,为什么不能宣认圣灵也同样保守了马所拉抄本的样貌?)2 周既然指出Waltke认为「某些书卷有超过一个圣灵默示的底本的可能性」,为何却没有作出更深入的探讨?如果彼此有一些牴触的不同版本的底本都可以说是圣灵的默示,为何一定要坚持圣灵的默示绝对是无误的?总之,Waltke似乎没有确切的说,圣灵的默示到底到文本修订的哪个阶段才停止。即使周不同意,要指出某一个阶段就是交界点,他也无法提出任何圣经的根据来支持他这样的抉择。因为圣经并没有任何提到关于这问题的经节。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何谓错误?」底本无误论所坚持的,是圣经底本没有「什么种类的」错误?在22-23页中,周引用贺治和华菲德的观点:「圣经所肯定的各种事物,无论是属灵的教义、义务、物质或历史的事实、心理或哲学的原则,或是底稿实际的字眼是确定的,而且是按照它们自然的意义与作者的用意来解释,都是毫无错误的。」这是一个相当清楚的宣称。在本书的其他篇章,也有类似的定义。比如黄颖航在第九章说:「…在健全的释经原则下,圣经是完全无缪误的,绝无内部矛盾,也无神学、伦理、历史或科学的错误的。」3但是要如何证成呢?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可以用归纳法的方式来试看看。周也提到归纳法。他正确的认为归纳法无法百分百的证明圣经无误,可是他完全忽略掉归纳法的另外一个功能:证伪。也许归纳法没办法证明命题是真的,但是却可以证伪。打个比方,针对「所有的台湾人肚子上都有一颗痣」的命题,用归纳法是非常难以证成的(你需要检查每一个台湾人的肚子才行,可是有些人就是不会掀衣服给你看),但是却很简单就可以证伪(只要掀开一个台湾人的衣服,而在肚子上找不到痣,就可以证明此命题是错的)。其实周并不讳言他还有几十处经文的难题不晓得要如何跟无误论调和,可是他却宁愿把这些难题悬置,而继续相信无误论,也不愿意考虑无误论可能本来就有问题。没错,这几十处经文在未来可能会有解答,但是也有可能没有解答。既然如此,为何现在就要坚持圣经无误论是对的呢?说不定在未来会被证明是错的呢!

其实也不需要等到未来。许多经文,在今日就已经可以十分确定是科学错误的了。和合本的创世纪1:6翻译的「空气」,其实在原文(raqia)意思是一个类似坚硬的巨型玻璃罩,把大地给盖住,并且阻隔了天上的水(非云朵)。

这是古代近东的宇宙观。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很明显是错误的。然而,创世纪却很清楚的说,神创造了raqia。按照此书中对「错误」的定义,不可推诿的,圣经的确出现了这类的错误。

有些其他的福音派会说,科学的错误不算错误,因为神的启示是要让人明白的。如果神用最准确的科学来描述,恐怕古代人不能够理解,那就失去启示的意义了。所以神在启示的过程中,也会迁就人的思想,按照人能够理解(尽管是错误)的方式来启示祂是一位怎样的神。这样的理解会比较有参考价值,可以称之为『有限无误』。

至于圣经内部的矛盾,已经有许多丰富的资料可以查询,我就不多说了。仅仅提供一段影片给读者参考。重点在于,坚持圣经无误论的人是否愿意正视这些矛盾或是错误,还是要敷衍说「未来可能会有答案」然后无视这些错误,继续宣认「圣经一定是无误的」?

周所提到的圣灵的感动来做为底本无误论的论证,实在非常牵强。这是属于主观的层面,而非客观可以观察和分析的。周有提到『有限无误』的可能性。虽然这可能是另外一条进路,但是周很快的否决了这个观点,因为他「看到耶稣对旧约圣经的尊重与顺服」。(20页注脚)但是让我不明白的是,这个理由并没有跟『有限无误』有所冲突啊。周假设了当耶稣尊重和顺服旧约圣经时,就不得不意味着耶稣认为旧约圣经是无误的。可是这中间的逻辑关连,事实上并不是直线的。持『有限无误』的信徒也照样可以尊重和顺服圣经。如果有人对周说:「圣灵很强的感动我,让我知道圣经只是『有限无误』,所以我不会在乎圣经中的一些小差错,只要把重点放在教义和救恩方面的教导就好。放下需要解释所有圣经中难题的包袱之后,这样读经反而更加有亮光。」周能够反驳什么呢?

本章中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周认为可以使用『循环论证』的方式来证明圣经无误。周认为:「若是要维护或确定最高的真理权威,就不可能不诉诸那最高的权威。」这句话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大问题,问题在于,这样的论述并不是逻辑上的「论证」,反而比较像是「信仰」。周自己就举例:「一位穆斯林在维护可兰经的权威时不能不诉诸可兰经。」这句话没错,问题在于,难道周也要承认穆斯林所信的可兰经真的是最高的权威吗?如果周不信可兰经,那为什么又要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圣经是最高的权威且是无误的,然后期待读者接受?事实上,这个穆斯林的例子并不是在『论证』,而是在『宣认信仰』。也就是说,只要你不认同这个信仰,你就可以不需要接受。同样的,周也不能把这种『循环论证』真的当成逻辑上的论证去使用。当你说「因为神的话不会有错误,所以神的话不会有错误」,除非听见的人本身就是认同神的话不会有错误,要不然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周明白若是今天我们所读的圣经书卷,跟神所默示的底本并不相同,那么一直强调底本无误,似乎对信徒也没有益处。所以他就在本文中讨论正典的范围。周根据Roger Beckwith,认为旧约的正典在公元前大约164年,就已经得以确定,并且跟今天基督徒读的旧约,是一致的。这并不是事实。我并不需要举出太多文献和考证(想要更多资料的人可以参考Anchor Bible Dictionary的Canon条目),因为连周都承认(41页第72注脚),在第一世纪中,不同的犹太群体,对于正典的理解都有不同。虽然周指出,耶稣跟法利赛人的立场显然是一样,但是我完全看不出来,哪里「显然」了。首先,法利赛人所认信的正典,是否就是今天基督徒所读的旧约圣经,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号。更不要说,耶稣在福音书中,从来就没有探讨过正典的问题,所以也无从得知耶稣是否认同法利赛人的正典。耶稣的确引用了若干我们熟悉的旧约书卷,可是这距离确认耶稣认可三十九卷书作为旧约正典,还是太远。更不要说,就算是相同的书卷,在第一世纪都流通著不同的版本。就连希腊文的翻译,也有不同的版本。张达民在本书中就指出,希伯来书的作者可能引用了某种希腊文的版本,是有别于七十士译本的。(241页)

周其实也明白这个现象,所以他在42页中也有提到。只是他宣称:「第一世纪旧约圣经版本的多元性,不至于影响当时或现在的信徒对旧约圣经的尊重。」这是正确的,但是第一世纪的信徒尊重旧约圣经,不代表他们接受底本无误论。要讲尊重,他们也很尊重次经呢!反而从他们自由的使用不同版本的圣经,甚至次经,我们可以推测出,对他们来说,正典的概念(如果他们有的话)可能并不像今天许多福音派的人那般狭溢。

周在本文的后面尝试论证底本内容的信息依然准确的保存到今日。虽然还有许多异文带来的解读上的困难没能解决,但是;「异文之间的差别通常与教义无关,而且文本信息的冗余性足以克服因篡改或遗失所造成的、信息里的『噪音』。」(47页)换句话说,只要教义没有受到影响,纵使我们今天所读的经文不是出自底本,也不致于影响我们信仰的纯正。纵使我们今天所读的圣经不是无误的,也不致影响我们无法明白神对我们的启示。如果周是采取这种逻辑,那么为何又非得要强调,如果圣经底本有「噪音」,就什么都不能确定,也不能将圣经看做权威呢?请问新教所制定的教义,有哪一项是根据圣经的底本而确立的呢?没有!通通都是根据有「噪音」的抄本来确立的。甚至『圣经无误论』这个立场,也是从有「噪音」的抄本中去推论出来的。然后今天福音派就把这些从有「噪音」的抄本所建立起来的教义,当成是信仰的权威!我想这是对无误论者来说,最大的讽刺了。

结论:周的叙述只能够给已经接受底本无误论的人看。对于还不确定,而还在寻找良好论证的人而言,这篇可能会令人感到失望。

从上下文来看,似乎是对Waltke观点的描述,但也有可能是周自己的主张。
Bruce Waltke, “Textual Criticism of the Old Testament and Its Relation to Exegesis and Theology,” in A Guide to Old Testament Theology and Exegesis, William A. Van Gameren,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7), 62.
269-270页。

第二章:圣经无误论与世界观

作者 Vern Poythress

Poythress的文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主题,第一是从圣经神学来看无误论,第二是讨论世界观会对解经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第一,Poythress认为,圣经中很清楚的表明,圣经是神所启示的话,而神的本质是不会出错的,因此圣经也是不会出错的。比方说,摩西所传下来的十诫,是神亲自写在两块法版,所以十诫是不会有错误的。而在新约,主耶稣借着使徒所说的话,就等同于主耶稣的话,所以也是无误的。第二,Poythress认为一个人的世界观,会决定他是否能够接受圣经所讲的内容。采取唯物的世界观,会导致人不相信圣经所提到的神蹟。采取后现代世界观,会导致人不相信圣经可以有效传达神的旨意。但是基督徒应该要采取圣经的世界观,知道神的确能够改变自然法则,也能够正确的传达他的旨意。

Poythress的论述,基本上就是『循环论证』,把要证明的论点当成是假设,如同我在前一篇所提到的:「因为神的话不会有错误,所以神的话不会有错误。」有趣的是,Poythress所引用的关于「神的话不会有错误」的经文,细查之下,原来不一定跟无误论有关。比如他引用太五17-18,问题是这两节经文并不是在探讨圣经是否底本无误,而是在讲律法的「功能」,所以用的形容并不是「错误」和「无误」,而是「废除」和「成全」。耶稣是要澄清,虽然他好像要进行宗教改革,可是他并没有打算要废除律法,反而他是要来成全律法。律法被看成好像是预言,意思是说,律法所指向的对象,就是耶稣。耶稣的来临,就是成全了律法的功能,好像预言成真一样。从保罗书信,我们也得知,律法在新约依然是有功能,这个功能就是引领人来信耶稣,因为律法能叫人知罪(罗3:19-20)。这样的论述虽然跟无误论并没有冲突,但是也没有直接关连,并不能够用此证明圣经本身教导圣经底本无误。

再者,何谓律法和先知呢?这两样包含了什么呢?Poythress举出神所颁布的十诫作为证据,并说:「上帝亲自写成文字的道等同于上帝的话语…」。问题是我们今天能够证明所谓的圣经底本,真的就是「一点一画」都没有更动的情况下抄自那两块法版吗?再者,我们知道十诫是神亲自写在法版上,可是圣经绝大多数的内容,并不是这样来的。周功和在第一章就承认,圣灵也会透过文士编纂的过程来完成圣经的底本(甚至不排除有多底本的情况)。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圣经,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是神的律法。难道约伯的三个朋友所说的话,也算是律法吗?从「律法」和「先知」这两个词去直接应用在66卷圣经的每一句话,其实是非常牵强的。不如说,圣经(耶稣时代只有旧约,而包含哪些书卷,其实并没有共识)本身记载了神的律法和先知的话,但是圣经本身并不等同神的律法。犹太人的圣经,除了律法书和先知书以外,还有文集(包含诗歌智慧书和历史书等),并不是每一本书都算是律法或先知。因此,要说律法和先知就代表旧约的每一个字,然后说旧约的每一个字都是正确无误,是跳跃式的逻辑。

另外一个我已经在前面问的问题是,哪一个版本的圣经是一点一画都没有错误的?所谓的错误,定义又是什么?如果本书的作者群只能够在天空画大饼,讲论圣经底本如何美好,如何无误,如何百分百的传达神的启示,但是真的要指出「哪一个」版本是底本时,又闪烁其词,或直接跳过不讲,甚至彼此的定义又不一致(遑论拿出可供检验的抄本),那么到底底本无误论对今天信徒的意义在哪里?又如何应用?而如果有人用实际考据的方式来指出某段经文跟历史或科学不符,甚至经文与经文之间彼此矛盾,都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说那些「不算」错误,只是神「用人能懂得的语言向人说话。」(67页),而无视人能懂得的语言有时候客观上的确是错误的,然后又回过头来说经文的一点一画都不会错,那么对于「错误」的定义应该要有更细致的讨论才对。如果作者群在日后如果要修订此书,我会强烈建议多增加这些方面的探讨,而不是如同Poythress打太极拳,叫那些举出圣经有错的人,改问「到底上帝是怎么说的?」(62页)如果这种回应是有效的,那么Poythress要如何回应摩门教徒宣称上帝感动他们,使他们知道摩门经是神正确的启示呢?如果Poythress自己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那么就没有办法回应类似摩门教这类的异端了。

在文章后面,Poythress探讨世界观对于理解圣经所带来的影响,不过我认为这部份的探讨对于证明圣经底本无误并没有实质的助益。唯物论有其自身的弱点,但是Poythress指出它弱点的方式,却是举出圣经本身的内容,意思就是先假定圣经的内容是真的,然后以圣经的内容否定了唯物论,说唯物论是「错误的预设」(66页),再来说既然唯物论被否定,圣经的世界观就可能是真的,圣经的内容也因此是真的。这种『循环论证』从根本上就是无效的论述。探讨唯物论是如此,探讨后现代世界观也是如此。

在文章的最后,Poythress更是直接的诉诸『循环论证』,说:「我们应该接受圣经所教导的世界观。凭这世界观,我们能看懂圣经,也可以藉圣经的信息,成为上帝的儿女。」(70页)这根本就称不上是「论证」,而仅仅是没有论证支撑的「宣称」(claim)。

在Poythress的文章中,时常穿插著解说阅读圣经的人需要让理性顺服圣经,比如「跟随主关乎你整个生命,也包含你的心志、理智。这绝非理性自杀,乃是全心全意并以全部的理智来事奉主耶稣」(56页)、「上帝要我们完全以顺服、信靠的心地来接受祂的话。」(58页)、「当别人责问你时,你要说,我不能改变上帝所说的话。这不是我骄傲自大,而是服从圣经。」(63页)等等。这些言论塑造出一个观念,就是一个敬虔的信徒,肯定会视圣经为神的话,并且完全顺服。反过来说,Poythress似乎是在指责那些质疑圣经某些地方有错误的人,就不敬虔,就没有完全顺服神。我认为这样的分类是不公平的。许多不接受圣经无误的信徒,并不是「选择性」的顺服神或是圣经的教导,好像他们明明知道神的旨意或属性是如此,却要加以否定。不是这样的。他们乃是要找出圣经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透过小心的诠释来明白圣经文本后面的神是谁,之后就会顺服这位神。所以探讨圣经无误的议题,其实不一定是跟顺服神有关。若要用比喻来表达。圣经就好像一扇窗户,让人可以撇见窗户外面的景色。而否定圣经无误的人,就好比认为这扇窗户上面会有一些灰尘,甚至有人的掌印。他们在观看时,会小心分辨什么是窗户上的污垢,什么是窗户后面的景观。虽然窗户不是完全透明,可是在大致上这并不影响他们正确观察和欣赏窗外的景色如何。支持圣经无误的人,并不能指控这些人否定了窗外的景观某部分不存在,然后因为以为自己完全接受窗户所呈现的一切,就以为自己比这些人更加能够欣赏窗外的美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难道支持圣经无误的人,真的认为窗户完全不会有灰尘或其他阻碍视线的污垢吗?虽然他们嘴巴上会说,真的敬虔的信徒,就会认定窗户是完全干净的,可是事实上,在实际观看窗外景色的过程中,他们还是会运用理性去分辨什么是窗外的景色,然后过滤掉窗户本身的污垢,之后还会找各式各样的名堂来说,窗户上那些东西,事实上并不是污垢。怎么说呢? 就拿Poythress有提到的地心说来解释。虽然圣经很明显是以地心说(类比为窗户上的污垢)来作为他们的天文学观,而Poythress已经知道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所以很自动的就会把这类的资讯给过滤掉,可是过滤掉之后,Poythress还硬要说那不是错误,是圣经用人的角度,用人能理解的语言去阐述,所以不算错误。可是如同我在上面所提到的,用人能理解的语言,不代表就不算错误。两三百年前的科学著作,也会包含许多我们已经知道的错误(比如炼金术等等),可是我们并不会说,因为这些著作是用当时的人所能理解的语言去写的,所以并没有错误。这类错误并不像我们今天说「日出」或「日落」那样,因为现代人明明知道这类词汇是比喻,可是当古代人描述「日头停留」(书10:12-13)时,他们并不是在比喻,而是认为太阳真的停在半空中。如果我们硬要说这类经文是比喻,那么反而是不尊重圣经的原作者了!

由此可见,运用理性来诠释经文,并不是只有否定圣经无误的人才在做的事情,连接受圣经无误的人也在做,只是他们否定自己有做这样的动作而已。讽刺的是,他们不自知自已有在做这个动作就算了,他们还要批评那些承认自己有做这些动作的人,是不敬虔的人,是不完全顺服神的人,结果自己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我建议Poythress和其他认同他言论的人,最好重新思考,宣称自己相信圣经无误论,是否有跟平常的读经和解经的习惯,有所牴触。至少我觉得可以参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我认为他们比较前后一致。马丁路德说:「圣经告诉我们约书亚吩咐太阳要静止,而不是地球。」(Table Talk)加尔文说:「那些宣称地球会移动和旋转的人,是被苦毒、矛盾、还有批评的灵所驱使,是被鬼附的。他们企图要扭曲自然律。」(sermon no. 8 on 1st Corinthians, 677.)

从上下文来看,似乎是对Waltke观点的描述,但也有可能是周自己的主张。
Bruce Waltke, “Textual Criticism of the Old Testament and Its Relation to Exegesis and Theology,” in A Guide to Old Testament Theology and Exegesis, William A. Van Gameren,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7), 62.
269-270页。

第四章:

从以赛亚书看圣经的权威

作者 吴献章

吴献章(以下简称「吴」)在本文中,首先批评当代的自由派神学家,使用高等批判学(higher criticism, 也可翻译为「高等鉴别学」)把以赛亚书分割成二、甚至三部分,以致于此书的权威受到挑战。因此,吴就特地撰写此篇章,从学术的角度来评估以赛亚书的整全性。他的结论是,以赛亚书整体的合一,是与底本无误论符合,更显明这本书,以致于整本圣经,都是有权威的。

吴愿意花时间去研究以赛亚书的整全性,其实是难能可贵的。比起许多直接否定第二以赛亚,甚至第三以赛亚理论的福音派信徒,吴是更乐意用学术研究来跟提倡这些新兴理论的学者们对话。从大量的注脚也可以看出吴在这个议题上面所花费的功夫。因此作为研究以赛亚书的文章,这篇可以说是相当具有参考价值。

让我比较无法理解的是,证明了以赛亚书是同一个人写的,是一个完整的作品,而非拼凑起来的「大杂烩」(108页),跟证明底本无误论,到底有什么关连呢?底本无误论要能够成立,跟圣经中的书卷是否每卷都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似乎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周功和在第一章中已经承认,有些书卷,可能在初稿完成后,还有编者的修订,才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所谓的底本或原稿,不一定是单一作者的产品,也可能是修订(redaction)过程的最后产品。」(17页)如果一卷书的作者可以有两人以上,那么为什么吴可以斩钉截铁的说:「这挑战…来自高等批判学怀疑圣经权威的预设,导致全书合一性被撕扯得四分五裂… 更重要的是,批判学者的理论其实违背了底本无误论。」(90页; 95页也有类似的段落) 请问研究出以赛亚书有两位或三位作者,跟怀疑圣经权威有什么关连呢?这研究又违背了底本无误论的什么立场呢?

吴认为,以赛亚书一1就清楚的指出「以赛亚写作的日期、写作的源头和他传道的范围」(93页)。问题是此段经文只是交代以赛亚的背景,并没有具体的指出此书是由以赛亚本人所写(如同保罗书信那样)。所以当学者说以赛亚书可能有三位不同的作者,分散在不同时期,这并不算是直接牴触经文,以至于能够说他们在藐视圣经的权威。吴另外提供一些外证,比如七十士译本和约瑟夫都认为此书是以赛亚所写。虽然外证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但是一直强调圣经权威的吴,应该是不会把这些外证当做「无误」才是。而虽然吴指出新约引用以赛亚书,都很清楚表明是引自先知以赛亚,这也无法证明什么。当人引用《论语》时,也可以说:「孔子曰……」虽然实际上《论语》的作 者根本就不是孔子,而是孔子过世之后才由他的弟子写成的。如果我们不会说这等人说错话,那为什么吴要假设批判学者认为新约作者宣称是引述先知以赛亚,是错掉了,以致于违反了圣经无误论(虽然多数批判学者事实上是不接受无误论没错)?

再者,如果确认某卷书的确是某个神所膏抹的先知所写才能不违背无误论,那么确认这个先知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应该也是同等重要才是。虽然以赛亚书比较没有 抄本上的差异,但是这只是以赛亚书。其他书卷就不是这样了。七十士译本的耶利米书,就比玛索拉抄本的耶利米书少了大约八分之一的篇幅,少了约2700个字 (请读者参考这里和这里)。不晓得吴是否能够说明,是哪一个版本的耶利米书,才是耶利米的原著?如果我们不能够确定现在读的耶利米书,是传承自耶利米,那么是否应该先不要读它,或是在建构神学思想或系统时,应该先把耶利米书排除在外,以免引用了「有误」的经文来建构出「有误」的神学?

在抨击批判学者上面,吴在陈述的过程中,有夸张不实的现象。比如吴说:「当理性主义抬头,高等批判学随之兴起后,这两千年来从未被质疑的正典却在近代『落难』了」。(90页)正典在两千年来都没有被质疑?那么马吉安(Marcion)想要废除旧约的举动,引发了什么辩论呢?诺斯底主义和其福音书所引发的讨论,又是什么呢?马丁路德质疑天主教的旧约经典多了7卷,而将之去除,又曾经一度想要把雅各书去除在正典以外的种种历史,又是什么呢?

除此之外,吴又在非必要的情况之下,用贬抑的修辞来形容他所不认同的论点,说批判学者用高等批判学,把圣经当成「实验品」和「祭物」,把它「分尸」(91页)。吴甚至把批判学者比喻成不服摩西和亚伦的可拉一党(90页)。这些用语,在一本标榜学术研究的书籍中,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妥当。可惜的是,吴也不是作者群中唯一如此的。上一章的Richard Pratt,也有类似的写作手法,把福音派和自由派作出黑白分明的区隔,并且把对手描述成「愚昧人」。

既然这本书的目的是要证明底本无误论,那么我只能说,吴的这篇文章是离题了。即使能证明以赛亚书是一个人的著作,这也无法印证底本无误论或是圣经的权威。如果认为一卷书的作者有好几位,就是挑战圣经的权威以及违背底本无误论,或许吴可以先问问自家人周功和,为什么周要违背底本无误论,认同一卷书的底本可以有超过一位作者。

第五章:

从巴勒斯坦的考古发展看考古学与圣经诠释

作者 刘光启

在本文中,刘光启(以下简称「刘」)要探讨的是使用考古学来证伪圣经的可行性。首先,他先介绍圣经考古学的历史,提到早期的圣经考古学家多半都接受过神学训练。后来圣经考古学被质疑是否能够算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尔后随着许多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学者和专家的加入,圣经考古也慢慢的世俗化,成为「叙利亚-巴勒斯坦考古」。一群质疑圣经可信度的「极小派」(minimalists)认为要重建巴勒斯坦的历史,不能倚靠圣经的记载,因为圣经是人写的,会因为意识型态的问题而不能提供客观的历史。他们主张应该要以考古所发现的文物为主。这种主张被「极大派」(maximalists)所驳斥。极大派认为倚靠文物并不会比较客观,因为如何诠释这些文物,也是会受到考古学家意识型态的影响。事实上,预设要排除圣经的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显露出极小派的偏见。为什么文献的价值需要预先被质疑,而不是预先被信任(149页)?更何况有些历史是无法光从文物中去推敲得知的。文物只能够说明古代一般性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等等,却无法建构出单一的历史事件(146页)。

虽然刘明显倾向认同极大派的主张,但是他也提出平衡的看法,认为基督徒很难从考古发现来去证明圣经的真实性。他引用Eugene Merrill指出,考古学最多能够「提供『澄清』、『扩充』、甚至有时会『修正』(人们)对经文信息错误诠释的帮助」。(155页)也就是说,考古学是辅助的材料,而不能当成铁证来判定圣经某记载一定发生过。不过这也意味着,那些企图要证明圣经记载不可靠的考古诠释,也很难成立。刘使用前几年流行的《失落的耶稣坟墓》这段影片来做为例子(157页ff.),解释为什么这种所谓的考古发现,未必就能够否定圣经,反而更凸显出某些想推翻圣经的意识型态在作祟,将证据力不足的考古用媒体宣染的方式来操弄大众。

刘在本章中给了基督徒两个很好的提醒。在面对世俗考古学对圣经的质疑上,基督徒不用恐慌,也不用逃避,而可以用理性好好的来检验这些质疑。不过更重要的,信徒更应该要明白,即使考古学发现了似乎跟圣经记载相符合的文物,也不该认为这种发现能够证明圣经的真实性,毕竟文物可以有多种诠释的方法。

几年前影音使团宣称他们找到了99.9%确定是挪亚方舟的残骸,遭受质疑的声浪后,改口变成90%。可是如果刘对于考古学的观念是正确的,那么影音使团是连多少%都不应该讲的。无论影音使团在亚拉腊山上找到什么,都不能够当做是挪亚方舟真实存在的铁证。就算真的找到了木结构,他们如何能推断那就是挪亚方舟呢?圣经中说挪亚方舟是用歌斐木建造的(创6:14),可是我们连歌斐木是什么种类的树木都不晓得(「歌斐」这两个字是希伯来文的音译),那这样是要如何确认真的找到了挪亚方舟呢?更何况全世界的洪水传说有很多,我们又如何能够确认那就是挪亚的方舟,而不是苏美神话中Utnapishtim的方舟呢?如果有人因为影音使团的炒作而相信了耶稣,那之后如果又被证实影音使团有隐瞒事实,甚至欺骗的行为,那么是不是叫这些人因此就要放弃信耶稣了呢?1

那如果真的确认歌斐木是什么,又能够确认方舟的尺寸以及年代,而考古学家也真的在所谓的亚拉腊山上找到了吻合的物件,我们到底能用这样的资讯来做什么呢?如同刘所提议的,可以作为辅助的材料。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发现跟圣经记载的吻合(consistent),但是并不能说这个发现证明了(prove)方舟的故事是真实的。只不过在作出如此的推断之前,恐怕要先确认圣经中的挪亚方舟,是否意旨在描述历史事件,还是只是借用古代近东神话故事的架构,来对以色列人描述正确的世界观。

我想刘的文章会被放进这本讲关于圣经无误论的书,目的是要指出许多疑似证明了圣经有误的考古发现,事实上很可能证据力是不足的。信徒毋需因此而慌张,而敌对基督信仰者,也毋须因此雀跃。这方面我是能够认同的。只是尽管如此,依然不能够证明圣经因此无误。无法确定某件事情是假的,不等同于证明某件事情是真的。刘自己可能也认为是如此,所以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圣经无误如何可信。比起某些其他篇章的作者在讲了一堆跟圣经无误无关的主题后,没有逻辑地下结论说因此圣经无误是正确的,我认为刘要理性的多了。

第六章:

马可福音的结尾和圣经的权威

作者:叶雅莲

叶雅莲(以下简称「叶」)在本书的这一章中,展现出对抄本鉴别学(textual criticism)的极佳专业能力。如果有华人想要了解马可福音结尾的议题,这篇章可以是不错的参考资料。尤其对于少数认为和合本无误的极端信徒来说,这篇或许可以打破这样的迷思。

站在福音派的立场,叶指出,纵使流传已久的长结尾(马可福音16:9-20)并非原稿,而是后来加添上去的,甚至现今也无法完全断定五种结尾中,哪种是最原初的,但是这「对神透过马可福音及新约整个对耶稣复活的启示和信息上,并不具任何的亏损和影响」(204页)。换句话说,叶认为我们手上的圣经版本即使无法确定是原稿,也不影响重要的教义(周功和在27、47页中有表达一样的看法)。叶最后推论出,类似马可福音结尾的争议,并无损圣经无误的观点。

马可福音的长结尾在教会历史中,一直被当成是原文而传递下去,从第四世纪的武加大译本一直到廿世纪。如果神如此看重祂的话语,怎会允许这样的错误流传这么久?对这个问题,叶的回答是:「圣经并没有明说,神要如何保存新约圣经。」(184页)。意思是说,即使圣经的传抄有瑕疵,也不损神的全能,因为神本来就没有说祂会完全保守圣经传抄的过程不会发生错误。所以就算我们今天的圣经当中有许多传抄的错误,也不损神的权威和全能。如果叶仅仅说到这里,那么我是同意的。可是,奇怪的是,叶却似乎使用了跳跃式的逻辑,说:「现今保存的圣经经文,虽有文士在抄写时的一些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性,对神所启示的重要教义上的无误性,完全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圣经在信仰真理的事实及门徒的门训上,以及有关世界历史事件的教导和科学的真理上,都是没有错误的。」(204页)。 哪里跳跃呢?叶把「抄本的不确定性不影响重要教义」跟「圣经无误」连在一起。问题是,这两者并不是相同的观念,前者的确立也无法自动使后者成立。抄本的不确定性不影响重要教义,最多只能推论出教义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教义不会因为所使用的抄本不同,而有所重大变化。但这个观察本身不但不能证明那稳定的教义就是正确的,更不能证明底本本身是无误的。最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前面明明在讲教义,叶在后面却突然宣称圣经在历史事件,甚至科学,都是没有错误的。如果这不是跳跃式逻辑,什么才是跳跃式逻辑呢?。

我想叶主要的写作目的,是针对已经相信底稿无误论的信徒,尝试说服他们,虽然底稿已经佚失,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信任我们手上所拥有的圣经版本,虽然有错误,却依然能够准确传达圣经底本所要传达的重要教义。虽然这样的论述并没有证明底本无误论是正确的,但是依然是有价值的。如果叶讲到这里就停止,那么这篇文章勉强可以算是一篇好文章。可惜的是,基于某些没有交代的原因,叶在后面却勉强的把这个结论扩张到包含历史和科学。

如果不看叶后面关于历史和科学的论述,而只把重点放在教义上,如同叶花许多篇幅强调马可福音结尾的不确定性不影响教义,那么这跟有限无误论并不会有所冲突。1问题是,为什么有必要把教义的无误,扩张到历史和科学的资料呢?是不是因为怕如果把这个严谨的无误定义开了一个小缝,承认圣经有历史和科学资料的错误,就会有滑坡效应,使人连带质疑教义的正确性呢?如果为了要保存教义的正确性,就需要连带说历史和科学的资料通通都无误,恐怕才是真正会造成反效果,让人看见了历史与科学资料的错误,就连带质疑圣经的教义。

有趣的是,如果底本无误论一定要跟历史和科学绑在一起,然后被质疑的时候,又可以说现今没有底本,只有有瑕疵的抄本,所以无从证伪,或是人类对历史和科学的知识还不完全,所以没办法证伪,那基本上这种无误论,无论坚不坚持,对于信徒来说,根本就没差,因为根本不知道哪个版本的圣经是无误的,所以也无法认定哪些经文可以信任是无误的。反而坚持底本无误论,会加深信徒对手上有错误的圣经的不信任度。而如果过去一千多年使用错误版本的马可福音的信徒,可以在阅读错误的版本之下依然拥有真实的信仰,如果过去的神学家建立教义时,都是根据有错误、有瑕疵的抄本,还可以建立起正确教义(或者不是那么正确?)的信仰,那么到底坚持圣经无误的意义在哪里?就算底本有误,有瑕疵,在科学和历史的上提供了错误的资料,那又如何?我们不是依然可以说,这不影响教义吗?底本无误论,除了加给信徒不必要的护教担子和传福音的绊脚石以外,好像没有实质的帮助。

另外一个小小的观察是,整本书弥漫着轻视高等批判学的氛围,如赖建国在推荐序中提到,高等批判学,如来源批判、形式批判、编修批判等等,造成了自由派与基要派之间的决裂,也使福音派内部分裂对立(11页)。吴献章也指控「高等批判学怀疑圣经权威的预设」(90页)。然而,叶在本篇章中,却暗示她对马可福音结尾的结论,有一部分是因为来源批判学的研究(194页)。也就是说,本书许多作者所斥之以鼻的高等批判,叶却拿来作为论证的一部分。这着实会让读者感到疑惑,到底高等批判学可不可以使用?是不是使用高等批判学,就一定代表认同圣经没有权威?看来似乎不是那么绝对的。

事实上,如果运用的恰当,高等批判学不但不会让人因此怀疑圣经的权威,相反地,还能够因此研究出圣经更丰富的意义出来。有问题的并不是方法,而是使用的人。一把菜刀可以作为工具,来做出美味的料理,也可以拿来杀人。曾思瀚博士就写了一本书,叫做《新约鉴别学手册》,教导读者如何使用这些高等批判学来解经。我十分推荐这本书。

总而言之,叶所写的文章,虽然详细解说了马可福音结尾的议题,却没有办法证明圣经无误论是对的。相反地,承认现今抄本的不确定性,更是让圣经无误论在今天显得多余。

第七章:

圣经底本无误论观点下看诗篇四十篇在希伯来书中的诠释

作者 吴存仁

基督教论坛报的摘要

吴存仁(以下简称「吴」)所写的这篇文章,可能是本书最艰深的一篇。读者需要有希腊文的底子,才比较容易领会他所要表达的观点。基本上,吴列出一个新约引用旧约的议题。

希伯来书10:5-7:

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上面那段经文,是引用诗篇40:6-8(在LXX这本希腊文旧约中,是39:6-8):

祭物和礼物,你不喜悦;你已经开通我的耳朵。燔祭和赎罪祭非你所要。那时我说:看哪,我来了!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我的神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

眼尖的读者应该已经看到,来10:5-7并不是逐字引用诗40:6-8,而有些许的更动。最明显的就是我有划底线的部分:「你已经开通我的耳朵」被改成「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如果希伯来书的作者认为圣经是无误的,那么岂能如此任意修改所引用的经文呢?这就是吴在此篇所要回答的问题。

吴首先作了历史回顾,探讨十九世纪以来一些比较重要的神学家所说过的解释。例如麦库洛夫(J. Cecil McCullough),他「不认为是作者更改了原文的字句,而是因为作者另有一个比LXX更早/更好的希腊文译本(Vorlage)」(210页)。而里薛(Dale Leschert)则认为,那是希伯来书的作者,用「米大示」(midrash)释经法重新诠释诗篇的结果。另外也有莫德(Stephen Motyer),认为应该从「更完整的意义」(sensus plenior)来理解这样的引用:「也就是说,除了作者的原意,圣灵后来赋予经文一个连作者也不知道的属灵意思。」(212页)

吴宣称:「从学者试图在释经的层面上解决文本差异的问题都不成功的情况看来,或者最直接的处理方法还是回到版本校勘的基本面」(213页)。接着他分享「在『圣经底本无误论』的前提下,采用经文版本校勘学(经文鉴别学)可能有的贡献」(215页)。他认为,「希伯来书作者很可能是采用了一个真确、但有别于LXX(按:即七十士译本,一种希腊文旧约的版本)的希腊文版本」(215、241页)。而这个希腊文译本,「将希伯来经文中的『耳朵』译为『身体』,原是从提喻法的观点(按:以部分代表全部的修辞技巧)表达『全人奉献』的概念」(241页)。然后希伯来书的作者,就将这个「身体」解释为基督的身体。至于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诗篇40:6-8时,是把基督描述为言说者。这不必然代表基督在地上时真的说过这句话,而是一种修辞技巧,为的是要表达「耶稣向神的委身确有付诸实现的决心」(241页)。吴花了许多页数解释这样的观点,并加以发挥,然后宣称这是「以『圣经底本无误论』为前提而得出令人兴奋的解经成果。」(240-1页)。

整篇看下来,实在是有太多漏洞,但是我就举几个比较重要,也比较容易让一般读者明白的错误。首先,吴以过度渲染的方式来描述他的解经如何超越先辈。他说,希伯来书的作者是引用另外一个希腊文译本,而不是自己胡乱修改经文。但是这不就是上面提到的麦库洛夫的主张吗?吴认为麦库洛夫之所以没能成功,是因为他找不到他所说的翻译本(211页)。那请问吴有找到他所说的「一个真确、但有别于LXX的希腊文译文版本」吗?也没有啊!吴说,这个译本将希伯来文的「耳朵」翻译为「身体」是因为了解到原文的意思就是指全人,所以就把这个含意给直接表达出来。上述的里薛不也同样认为有「米大示」的释经吗?差别只在于,吴认为是希腊文译本的作者所作的修改,而里薛则认为是希伯来书的作者作的修改。请问这两者有差很多吗?如果有一个会修改旧约的希伯来书作者会让圣经无误论者感到难堪,那么有一个会修改旧约的圣经翻译者,然后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他的译本,当做是权威,并纳入著作中,然后教会将之视为正典,会比较不难堪吗?

况且,既然吴没有找到他所说的有别于LXX的希腊文译本,那么还是不能排除「身体」这个词,正正是希伯来书的作者作出的修改。吴不但不能举证有使用这词的希腊文译本,也没有说明为什么事实不可能是希伯来书的作者自行修改LXX。他的论述都只是基于他的推测罢了。至于吴所作的其他发挥,说明耶稣献上自己的身体为祭,如何取代了旧约等等的论述,事实上也不需要这些理论才能够得出,那么这算什么解经成果呢?

第二,吴说他能有这样的解经成果,是因为坚持圣经底本无误论。言下之意,是说之前的圣经学者,之所以没办法在解经上有所突破,是因为不相信圣经无误。可是若我在第一点评论的是正确的,那么吴所谓依照圣经无误的角度所作出的诠释,并没有比起之前的学者高明更多,那请问圣经无误论到底有多少实质的贡献?再者,要做出他这样的解经,事实上根本不需要诉诸圣经无误论。不坚持圣经无误的学者,也同样可以认为希伯来书的作者是引用非LXX的希腊文抄本。所以到底圣经无误论的贡献在哪?我并没有看到。吴在文章的最后暗示(242页),他这样的解释,能使圣经底本无误论得着新的印证,但是我看不到印证在哪里。

第三点,即使吴的解释是正确的,还是存留许多对圣经无误论的疑虑。除了我刚刚提到的,希腊文译本的作者修改旧约的经文,是否能够合乎圣经无误论以外,上面所提到的,希伯来书的作者以基督作为言说者的叙述角度,也无法逃脱质疑。即使吴可以在希伯来书其他地方找到「基督说」的例子(比如来2:12-13),即使吴所说的修辞技巧(表达「耶稣向神的委身确有付诸实现的决心」)是真的,这仍然不能免去一个问题:如果基督并没有说过这些话,而是诗篇或其他旧约作者所说的,那么怎能说是无误呢?可惜的是,吴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第四点,既然吴承认在第一世纪有不同的希腊文旧约译本,那么坚持圣经无误论的他,应该要说明,哪个版本的译本才是无误的。虽然本书的作者都一再的强调,抄本的多样化并不影响圣经无误论。周功和甚至认为圣灵可以同一卷书启示出多个底本,问题还是一样:我们怎么知道,在内容不同的情况下,哪个版本的圣经是无误的?如果吴要说希伯来书的作者所引用的译本,是「真确、但是有别于LXX的希腊文译本版本」,那么是否代表LXX不真确?是否代表跟LXX相似的马所拉抄本(即希伯来文旧约),也是不真确的?如果全部都真确,那么不免要让人问,「真确」的定义是什么?怎么知道哪个版本「不真确」?如果我们只能说:「是有无误的版本,只是我们不能确定是哪一(几)个」,那这如何能够帮助信徒阅读他们现在手上拿的圣经?

总结来说,吴在这篇文章中所提出来的资料和论述,不但跟圣经底本无误论没有直接的关联,反而引发更多的疑问。我不知道为什么吴会认为他的论述是给圣经底本无误论带来新的印证。

第八章:

圣经无误论与圣经抄本、翻译和诠释

作者 张达民

张达民(以下简称「张」)在此章的论述相当清楚。首先,他引用奥古斯丁的论点:「新旧约圣经却有无上权威,里面每一位先知、使徒或福音书作者所说的,人人都要接受,以之为真确、无可置疑」。(244页)奥古斯丁又说:「如果〔圣经〕有甚么好像缪误的地方会令你不安,你不可以说「这书的作者错了』,而〔要说〕或者抄本有误,或者译者译错,或者你不明白〔经文〕。」(245页)奥古斯丁的言论虽然读起来铿锵有力,但是不免让人感觉,这只是宣称(claim),而没有提供论证(argument)。可惜的是,张在其余的篇幅中,除了引用圣经以外,也没有提供实质论证来证明为什么圣经无误论是正确的。相反地,他明言说他相信圣经底本无误论,是出于自己的信心:「笔者相信,圣经是神借着圣灵默示的话语(提后三16; 彼后一21),是真理(约十七17),既然源出于没有虚假的神(多一2),就不会有错。」(249页)这个主观的信心,不需要靠外在的证据去证明。因此,张大方地承认纵使圣经的抄本众多,而且品质良好,却也无法证明圣经底本是无误的。他暗示,只要圣经底本无误论不被证明有误,就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因此,他花了许多篇幅解释,为什么一些抄本的异文或是平行经文虽然看起来有矛盾,但是却「无损于圣经无误论」(253页)。而既然无损,那么就可以继续坚持底本无误论。

张举出了好几个反对无误论者会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我在前面几章的评论中也都有提出来过,可见得张并不是不晓得反对无误论者的论述。可是他的回答方式,却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其中一个他回应的问题是:「如果现在找不到底本,那么坚持底本无误是不是就不重要了?」他拿耶稣跟门徒来比喻底本和抄本,说:

…我们却不能因为没有一个信徒不犯罪,就说耶稣无罪这个观点不成立,或说耶稣是否无罪不重要,也不能因为信徒对耶稣的认识不完全,道德成就也攀不上耶稣的标准,就说耶稣是否完美没有实质的意义,更不能因为两千年来神都一直借着有罪的基督徒来成就祂伟大的事工,就说:『何用无罪的耶稣?』

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呢?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而且如果好好运用这个比喻,反而更加说明圣经无误论是没有必要存在的。没有一个信徒不犯罪,这是真的。但是圣经如果有错误,这是一种罪吗?我们不会说一个人记错事情,或是不知道某种资讯,是在犯罪,除非他是故意欺骗。人的知识本来就有限。圣经可从来没说人知识受限是一种罪。而基督降世为人时,就是以一个「虚己」的方式进入这个世界(腓2:7),因此祂虽然没有犯过罪,这不代表他没有人的限制。在地上的耶稣,并不是什么都通晓的。至少祂不知道圣殿被毁的准确时间(太24:36; 可13:32),也不知道芥菜种并不是最小的种子(太13:32;「它是种子中最小的」; 新译本)。不知道这些事情并不是罪,而只是基于人的侷限。如果道成肉身的耶稣有这些侷限,会使得我们对祂的尊崇减低吗?并不会。反而因为祂乐意虚己,我们可以更感受到祂为我们所作的牺牲,也使祂更能够体恤我们的软弱(来4:15)。圣经也是一样。圣经并不是天书,而是神为了让人能够认识祂,所以透过人,而且是用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写出来。而正是因为人的理解有限,人的知识框架有限,所以神屈尊,按照人的侷限性来表达。这不说明神的知识受限,反而是说明他愿意迁就(accommodate)人。如果我们不会因为基督虚己,成为人的样式,成为会饥、会渴、会死亡的样式而轻视他,那么为什么要轻视这本人性化的圣经呢?

张认为圣经是神借着圣灵所默示的话语。但是张只把圣经的本质说出一半,却忽略掉另外一半:圣经也是人写出来的。圣经是圣灵所默示的,但是它并不是从天空掉下人间,而是透过人写出来的。若圣经有错误,难道除了圣经无误论者所宣称的,会威胁到神的全能全知以外,没有别的解释方法了吗?当然有!就是看到圣经也是人所写出来的事实。圣灵默示圣经的作者,但是作者也是按照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同时也顾及到读者的有限,所写出来的书。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提后3:16和彼后1:21虽然高举圣经,但是却没有说圣经是无误的。会认为这两节经文讲到圣经是无误的,乃是人自己去推论出来的。如果神真的赐下完美无误的圣经,人真的能够看的懂吗?

其实谈到圣经无误,就不得不谈,什么是「错误」的问题。张在这篇也有谈,而且也许是整本书中谈论最多的作者。然而,他只有从消极的方面来讨论,说这个不算错误,那个也不算错误。他说:「〔圣经的〕表述方法和形式…反映当时的历史文化处境和文学惯例,不一定符合今天历史研究的标准,或现代社会对准确和错误的定义。」接着他讨论几个看起来似乎是有错误的经文,但是用了许多理由否定这样的结论。例如他提到路加福音4:44,虽然和合本翻译成「加利利的」,但是较可靠的抄本却是写「犹太的」。从上下文知道,耶稣是在加利利没错,所以一般人会认为,「犹太的」如果是原稿,那么就是错误的例子。可是张却认为:「『犹太的』大概是广义的说法,所指的地方其实也包括加利利。」(256页)可是张却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说明当时的人有习惯用「犹太」来指包含加利利的地区,只用一个「大概」就轻轻带过。

另外一个例子是马太福音9:18和平行的马可福音5:22、路加福音8:41。两边都是记载同样的事件,在马太福音,管会堂的是说他的女儿「刚才死了」,可是在马可和路加福音,却是记载「快要死了」。这样的矛盾,肯定代表至少其中一方是错的。然而,张却认为,这人去求耶稣的时候,女儿应该还没死,只是马太为了要简化故事的长度,所以直接说女儿已经死了,这样就不用在之后提到女儿什么时候死了,因此这也称不上是错误。(262页)张认为这是报导的重点和详细程度的问题,而非错误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在硬凹。简化的报导固然不算错误,但是在这当中讲出一些非事实的事情,却是另外一回事。例如事实明明是这人说「快要死了」,报导却是写「刚才死了」,这就不是详细不详细的问题而已。张狡辩说,按照现代的新闻报导的标准来说,的确是有误,可是我们不应该用现代的标准套在古代作品之上。那么古代的标准是什么呢?张也没有提出论证证明经文符合古代的标准。如果这样不算错误,那样也不算错误,那究竟要怎样才算是错误?我估计,按照张对于「错误」的标准,不只圣经符合无误的标准,连很多彷间的书籍,也可以说是无误了。字典可以是无误的,电话簿也可以是无误的。甚至一百年前的科学教科书大概也可以是无误的,因为作者只是「反映当时的历史文化处境和文学惯例」罢了(总不能说耶稣在芥菜种大小的事情上面有错误吧?)。

这就带到下一点,按照张对于「错误」如此宽松的理解,宽松到许多圣经以外的书籍都能够符合「无误」这个标准,那圣经无误论到底能够带给信徒什么帮助?就好像如果老师给学生一个测验,不管学生答题的如何,都给予及格的分数,那么说「A同学在这次测验中及格了」是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意义就在于,这能够让人质疑以如此宽松的标准打分数的老师,是否真的适合当老师。说到底,张还是没有回答到他在文章前段所提到的,反对圣经无误论者所提出的质疑:坚持圣经无误论,「有甚么实质的意义?」(246-7页)

或许对张而言,我提出的这些反驳都对他无感,因为既然圣经是神的话语,就必定有无误的本质。这样的「相信」可以无视所有其他的证据,即使看到反面证据,也可以用各种方式硬凹过去。如果张觉得我这席话不公平,那么可以问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才能使自己放弃圣经无误论?一个无法证伪的理论,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我并不反对人可以有这样的信念。但是当这仅仅只是信念,却要包装成学术,包装成有凭有据的样子,那么就不能怪别人反驳了。

第九章:圣经无误的圣经经文根据

作者 黄颖航

在这篇文章中,黄颖航(以下简称「黄」)尝试用圣经经文来证明圣经无误论。在开场白,他首先宣称无误的圣经,其范围是正统教会历来都承认的66卷书。他指出这66卷书确实记录了神的话语,并引用多处经文来说明。例如先知的预言常常以「耶和华如此说」作为开场白。接着黄便说明,既然神的属性是真实的,那么祂的话便不会有错误,因此圣经作为神的话,就是无误的。黄也诉诸耶稣对圣经的见证。在约翰福音10:35,耶稣说:「圣经是不能废除的」。耶稣自己也常说他来到世上,就是要成就经上的话。接下来,黄引用提后3:16和彼后1:19-21指出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人被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因此可以用来教导人。若圣经有错误,就无益于教训、责备了。

这篇文章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黄的思维逻辑过于非黑即白,过于直线而忽略议题的复杂性,也运用太多跳跃式逻辑,或是没有根据的宣称。黄动不动就说,因为OOXX,所以圣经是无误的,让人感觉通篇文章就是一台坏掉的唱片机,不断的重复一样的逻辑,无限回圈。其实这种话一多,反而会减少说服力,因为让人感觉很不严谨、不细腻。

举几个例子来看。黄的文章,第一句话就说:「正统教会历来都承认新旧约圣经的六十六卷都是神所默示的,因此圣经原来的版本具有『属神的权威』,是『无缪误的真理』。(269页)黄讲的正统教会是哪个正统教会?从初代教会开始,一直到马丁路德改教的时期,圣经都不是66卷。基督徒常常以为,天主教旧约圣经多出来的七卷书,是他们私自增添的。殊不知,天主教从一开始,就在使用那七卷。是马丁路德等改教人士,把那七卷给删掉的。事实上,马丁路德还曾经一度想把雅各书、希伯来书、犹大书和启示录等书卷从正典剔除呢!耶稣的时代,犹太人所阅读的希腊文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LXX),就包含那七卷书。在第十一世纪跟天主教分家的东正教,也承认这七卷书为正典。甚至英文圣经,英皇钦定本(KJV)的最早版本,也有这七卷,一直到主后1885年,才被移除。所以,若要讲「历来的正统教会所用的圣经」,恐怕至少要多七卷(东正教多十卷)。那么,黄认为这七卷,也是神所默示,而完全无误的圣经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呢?是谁有权决定哪卷书无误,哪卷书有误?

在主耶稣的时代,犹太人对于正典的范围并没有统一的认知。法利赛人接受先知书,但是撒都该人只接受摩西五经作为圣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犹太圣经,跟基督教的旧约圣经范围是一致的。但是现在的犹太圣经,跟耶稣时代的犹太圣经,并不相同。犹太圣经一般被区分成三部分:律法书、先知书和圣卷(The Writings)。律法书和先知书在第一世纪,算是稳定成型了,但是圣卷则尚未定型。1然而,黄却认为,当新约提到「律法和先知」,就是在「暗示」(290页)所有后来被归类为圣卷的书卷,都包含在内,这是很粗糙且不负责任的推论。黄是唯一在这本书中有提到正典范围议题的作者,但是却只有不断的宣称和毫无根据的推论,让有「哪个版本的正典才是无误的圣经?」的问题的人,得不到解答。

黄引用圣经中关于神的话语是真实无误(诗119:160; 约17:17等)以及神的话语往往以历史为根据(出20:1, 11)来说明圣经的无误,不只是信仰和道德上经得起考验,连历史纪录也是无误的。黄接着又引用提后3:16说,如果圣经有科学或是历史的错误,那么就需要接受责备,但是圣经是「责备」和「矫正」的准绳,因此它本身就必然是无误的,否则就无法作为准绳。所以无误的范畴,又多了「科学」一项。总之,黄认为「圣经是完全无缪误的,绝无内部矛盾,也无神学、伦理、历史或科学的错误的」(270页)。这些论述涉及多项跳跃式逻辑。我在上一篇已经提过,圣经是神的话没错,但同时圣经也是人写的。我们不能忽略圣经所蕴含的人性。十九世纪提倡圣经无误论的B. B. Warfield,自己都承认:「全部的圣经是出于神行动之下的成果,可是神在生产圣经的行动中,并没有越过人类作者的行动,而是与他们同工,因此圣经是神和人共同行动的成果,两者的行动都触及圣经每一处。两者和谐同工的结果就是生产出这个著作,不能说神写了这边,人写了那边,而是在每一部分、每个字、每一处,都是神和人同工的结果。」2

黄的论证方式,其实只是个循环论证:因为圣经说圣经是无误的,所以圣经是无误的。这只是信念,但是信念能不能接受的起考验呢?至少张达民有尝试去解释几个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圣经有错的经文,但是黄却提都不提这类的反驳,只是不断的说,圣经必定是无误的。就算圣经真的是无误的,有没有可能黄的解经是有误的呢?有没有可能所谓的「错误」并不是黄所理解的那样呢?这些黄都没有仔细去探讨,抓几处经文就直接下结论,圣经什么错误都没有。

圣经没有历史上的错误吗?其实是有的。举一个例子,耶稣出生的年代。马太福音告诉我们,耶稣是在主前6-4年出生(根据大希律王死亡的时间判断),可是路加福音提到耶稣出生时,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路2:2),这是主后6年的时候。这样的矛盾,目前没有任何的解套方式。迄今为止被提出来过的解释,都被证明是不能成立的。3因此要不就是马太或他的资料来源弄错,要不就是路加或他的资料来源弄错。坚持圣经无误的结果,就是当非信徒呈现这类资料时,就可以由此质疑整本圣经的可信度。而这个质疑的逻辑,正正就是圣经无误论者自己设立的。是圣经无误论者自己要把圣经的可信性跟历史的无误性完全套在一起的。

圣经没有科学上的错误吗?Peter Enns写了一本书,叫做The Evolution of Adam。这本书钜细靡遗地列出圣经中许多不合现代科学的地方,例如我在书评第一篇提过的,古代人的宇宙观。但是此书的目的不在于证明圣经如何的不可信,而是要说明,神的启示是在古代人能够理解的知识框架之下去显明出来,所以必定会有科学上的错误,因为古代人的科学观的确就是错误的。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圣经的可信度。毕竟圣经主旨本来就不是作为科学教科书。相反的,一定要把科学绑进去圣经无误论的范畴中,就等同于挖了一个坑给自己跳下去,开了一条路让不信圣经的人有多一条理由不信圣经。

圣经没有数学或统计上的错误吗?请看列王记上7:23-26和平行的历代志下4:2-5。这里说,所罗门下令所铸的铜海,径十肘,围三十肘(咦?圆周率不是3.14吗?),在列王记是说,「可容两千罢特」,在历代志却是「可容三千罢特」。两者不可能同时正确。当然,要硬凹的话,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例如说,可以容纳三千罢特的容器,当然也可以容纳两千罢特(装三分之二满)。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解释为什么列王记要形容铜海的容量,是讲它装三分之二满的容量。

对于「非常有信心」的圣经无误论者而言,这些资讯恐怕都「吓不倒他们」。他们大可以说,这些错误,都有可能是抄写过程所出的问题,毕竟我们找到的错误,都是在抄本上,而不是原稿上。既然我们没有原稿,那就不能拿这些抄本的错误来质疑底本无误。逻辑上这是没错的,但是圣经无误论者如张达民,又要说现存的抄本品质和数量都很优,所以可以信任现在手上拿的圣经,跟原稿几乎没有二致。可惜的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如果要信徒对自己读的圣经有信心,那就不能逃避从现有的抄本中去怀疑底本的客观论证。如果要拿抄本不是底本来闪躲对底本无误论的批判,那就不要强调现存的抄本或是文本鉴定法是怎样的优质,并要承认我们不知道我们从有误的抄本中所建立起来的教义是否正确,因为不知道抄本是否正确地反映底本。

接下来,我想指出一个过于二分法的论述。许多圣经无误者如黄颖航,都宣称,如果承认圣经有误,那么等于承认圣经不可信,而且会把人导入迷途(294-5页)。问题是,事情并不是如此黑白分明。在我们平常的经验中,我们一定有碰过某个专家、某位老师,或是某个我们所崇拜的人,并且我们乐意从他们身上学习。我们也一定有经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发现他们所教的东西,不完全都是对的。但是这是否代表,他们就完全不可信?当然不是!这并不是二分法的问题。一个无误的资料来源,固然可以100%信任,可是这不代表有一点错误的资料来源,就只配拥有0%的信任度。

也许也人会说,信仰的议题跟平常的事情不同。我们不会把灵魂的归处,寄托在有误的人或书上面,但是我们是把灵魂的归处,寄托在圣经所启示的教导上,所以这么重要的事情上面,自然会要求圣经无误,才能够信任。这似乎有一些道理,但是为什么会要求圣经连科学、历史、数学都要无误,才能够信任呢?为什么不能够接受有限无误论呢?毕竟圣经的目的不是讲述这些事情。圣经在这些事情上有误,到底有什么大不了?如果要用滑坡理论,说如果圣经在其他的事情上面有误,那么就不能保证在信仰的事情上面不会有误,那按照如此的滑坡理论,我们也不应该信任目前教会的基要真理,因为所有的基要真理,都是建立在有误的抄本之上。可是本书的作者群,却又宣称抄本有误没什么大不了,不会影响信徒正确的认识神,因为那些错误不影响重要教义的传递。所以到底圣经无误论者要采取哪种标准?是要接受滑坡理论,还是不接受?无论如何,不该双重标准。

黄说,圣经有益于「责备」和「矫正」,所以如果圣经本身都要接受「责备」和「矫正」,那岂不是说圣经不能作为「责备」和「矫正」的准绳吗?这个二分法,也同样是不正确的。圣经在信仰和神学的事情上,是信徒的准绳,但是圣经主旨并不是要作为科学或历史的准绳啊!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人,包括最极端的圣经无误论者,会完全不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评估圣经的内容。我从来没看过哪个圣经无误论者,会说根据圣经,太阳绕地球转,所以现代的天文学是错的。我也从来没看过哪个圣经无误论者,会说根据圣经,圆周率是3,而不是3.1416….,所以现代数学是错的。所有的人,在读经的过程中,都会自动筛选掉他们已经十分确定是错误的资讯,不去按字面接受。要不就是说,那数字只是大约的数字,而不是精准的数字,要不就是说,那种描述只是肉眼观察的描述,而不是说实际就是那个样子。这些不知不觉中所作出的「诠释」,不管是圣经无误论者,还是其他人,都会做的。所以圣经无误论者大可不必以为自己完全接受圣经所讲的都是正确的,所以自己是属灵人,然后指责其他不接受圣经无误的人,是没有信心、是属世界的人。

最后我想要讲一下个人感想。很多的神学议题,并不是那么黑白分明。我们需要有宽广的心接受议题的复杂性,并且乐意详细探究思考。重要的是,不要过于把自己当成是正义的使者,以为自己站在神圣的一边,然后另外一边就是邪恶的化身、撒但的党羽。如果我们是用这种心态,那就很难去公正的评估双方的论述了。因此,我非常不能够同意黄所说的:「此基本问题关系著中国教会之兴衰。」(269页)圣经无误论者没那么伟大,可以靠推广圣经无误论来使中国教会兴盛。反对圣经无误论者也没那么可怕,能够靠着反对圣经无误,来使中国教会衰亡。谢谢!

推荐阅读:

基督教圣经旧约正典历史问题

参考我第一篇的书评。
B. B. Warfield, “The Divine and Human in the Bible,” in Evolution, Scripture, and Science: Selected Writings (ed. Mark Noll and David Livingstone, Grand Rapids: Baker, 2000), 57.
http://infidels.org/library/modern/richard_carrier/quirinius.html 如果读者认为找到某个解释方法,可以来这边看看是否已经被驳斥了。如果没有,欢迎在底下的意见栏留言。我当然也希望圣经在这方面没有弄错。

第十章:巴特主义「不可能的任务」:拒绝圣经无误的「神」学?

作者 曾劭恺

曾劭恺(以下简称「曾」)所写的文章,是本书中篇幅最长的一章。关于文章的主旨,他有很清楚的说明:「本文的立论是:福音派神学若愿意继续宣告纯正的福音,就必须以神借由圣灵所写下的话语为绝对无误之权威与规范,否则难免重蹈巴特的覆辙… 拒绝圣经无误的『神学』,不可能是真的神学。」(299页)巴特的覆辙是什么呢?根据曾的理解,就是偏离了福音派的教义,也偏离了圣经。曾认为,巴特之所以会偏离,跟他否定圣经无误论有很大的关系:「巴特认为圣经有误,因此他的神学不受圣经规范。巴特神学有一部分是凭他自己的臆测建构出来的。… 他既不接受圣经为绝对无误的权威,那么他对『基督』的论述,又怎么可能出于神的启示,而非自己的想像?」(351页)。对曾来说,要保持自己在纯正的福音中,就是留在圣经无误论的框架内。

Barth曾的文章对于想要认识巴特神学的读者来说,算是一个很好的初步介绍。简单来说,巴特认为圣经不是神的直接启示,但是在神的拣选之下,圣经对于愿意相信的人,就成为了神的话语。启示并不是人可以拿在手上去掌握的,因为人不能认识神,也不能掌握神,只有神主动地启示,人才能领受。唯一的直接启示,就是耶稣基督自己。

很遗憾的,曾使用巴特神学来论证圣经无误的方式,逻辑思辨不太多,却充满了「只问立场,不问是非」的缪误。在文章中,曾评断巴特神学正不正确的基准点,是看是否符合福音派的立场。在文章中常常出现曾拿巴特的神学来跟福音派的神学作出比较,然后指出其不同点,却鲜少直接引用圣经的观点来反驳巴特。例如:「『圣经变成神的话语』这说法,与福音派有何不同呢?」(319页)、「我们发现巴特至少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上与宗教改革及福音派相左,而与自由派一致。」(324页)、「巴特与福音派的立场相左之处,在此已非常明显」(327页)等等。然后褒扬周功和的理论,不是说他讲的符合圣经,而是:「周教授的立场正是宗教改革的信念。这是福音派的主流…」 对一个坚持又鼓吹圣经无误的人而言,曾这样的论述方式,并不让人感觉有把圣经当成是最终的权威,反而是把福音派和宗教改革的神学看成是最终的权威。

Variety of American Evangelicalism这就带到下一点,何为福音派?曾只泛泛的说,福音派承袭了宗教改革(328页),而没有深入的解释,因此看来是假定大家都同意他对福音派神学的定位。然而,何谓福音派或福音派神学,是极难作出定义的。我们可以从Dayton和Johnston编著的《The Variety of American Evangelicalism》的书名看出福音派的多样性。Roger Olson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十分感慨的写道,要在教会界中给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福音派的定义,是「不可能的」。1相反的,他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许多教会领袖都在尝试将福音派定义成他们所认同的样子,以取得在教会界的权威,被认定为正统,并得以合法地踢走他们所不认同的神学家。这些政治上的考量,常常是当事人自己也没有察觉的。如果现实是如此,那么当曾要呼吁福音派神学要继续传讲纯正的福音,就需要定义何为福音派(神学),以及何为纯正的福音。

也许是曾自己对于福音派的多样性没有太多涉猎,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凡承认圣经无误,又照着圣经总原则解经的各宗派,在教义上皆大同小异。反观新派、新正统派、或主张『以理性解经』、『以经验解经』、『以传统解经』等宗派,在神学上可谓五花八门,各说各话….」(330页)。福音派不只在组织上的分裂常常被看成是不光彩的事情,在教义上的分歧,事实上也是比曾想像的还要来的大很多。随意举几个例子:预定论v.s.自由意志; 原罪的各种诠释; 浸礼v.s.点水礼; 圣餐的多种诠释; 千禧年的多种诠释; 创造论v.s.神导演化论等等。这些不同的神学立场,各有支持者,而这些支持者当中,许多也都声称自己相信圣经无误。看来支持圣经无误论并没有因此使人对圣经的解释趋于一致。反而曾所提到的「以传统解经」的天主教,其教义却是非常的统一,可没有所谓的五花八门,各说各话这回事。

光是圣经无误论的定义,在福音派当中就有许多不同的分歧。有一次Roger Olson很坏心的把John Piper对圣经无误的定义传给Carl F. H. Henry,但是不跟他讲是谁写的,然后请他评论,结果Henry在无意中把Piper骂到臭头。2Piper和Henry两个都是著名的福音派人物,如果连这两位都对圣经无误的定义有相当大的分歧,那么曾就不该直接认定福音派所相信的圣经无误论,就是如何如何。此外,Millar Erickson罗列出四种不同的无误论:absolute inerrancy, full inerrancy, limited inerrancy, 和inerrancy of purpose。3本书的作者群比较倾向于absolute inerrancy和full inerrancy之间,曾则是明确地表明他接受「圣经逐字默示」(299页),但是这不代表抱持其他选项的人,就活该要被称为是违反福音派的神学。

因为这议题是如此的复杂,曾不能只是空泛的说,基督徒要坚守纯正的神学,就要坚持圣经无误,免得重蹈巴特的覆辙。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个不坚持圣经无误的人,都会跟巴特一样看待圣经,也不是每个坚持圣经无误的人,在教义上就会纯正。这不是黑白分明的。即使退一步,承认巴特的神学的确是错的,这也不代表其他所有否定圣经无误的基督徒,就会步入他的后尘。同样的逻辑,也可以反过来应用,但是曾肯定不能够接受。「有些坚持圣经无误论的人坚持年轻地球论。他们会坚持年轻地球论,是因为相信圣经无误论的关系。既然地球年轻论明显是错的,那么为了避免犯这种错误,我们就不该相信圣经无误论。」这样的论述逻辑合理吗?一般人应该都想的到一个问题:谁说相信圣经无误,就会相信年轻地球论?既然如此,我也如此回应曾的文章:谁说否认圣经无误,就会相信巴特的神学?

巴特认为圣经有错,是间接的启示。曾认为巴特如此的想法,是在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曾认为:「圣经本身既是客观实存的真理,那么当人的私意与圣经教导产生冲突时,圣经必然是对的,人必然是错的。」(328页)讲这种话,只是听起来好听而已。事实上,如同我在前一篇所指出的,没有人在读圣经的时候,是会完全把自己的判断或理性放下来的。我们今天在读「日头停留、月亮止住」(书10:13)时,自动会把经文看成是在「描述现象」,而不会按字面去接受(尽管古代读者真的是按字面去接受),也不会对天文学者呛声,说:「你们都是错的,圣经才是对的。」不巧的是,曾在文章中所推崇的加尔文,正正就是基于相信圣经不会有错误,所以就接受托勒密的天动说,而如果加尔文认识哥白尼的话,应该也会跟马丁路德一起批判他。为什么今天自称是传承自宗教改革的曾,在天文学上,却没有传承自加尔文和路德呢?事实就是,曾自己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用自己的理性去诠释圣经,也间接地否定两位改教先驱在这方面的解经了。如果自己都无可避免的运用理性在解释圣经,就请曾不要讲这些不切实际、只服务自己意识型态的口号了。

如果丢掉圣经无误论,曾认为会导致一个困境:「在一切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事物中,圣经是最具权威的媒介启示,但就连圣经都是有误的。如此,我们如何断定圣经当中哪些经文是为基督作见证,哪些经文又是出于人的私意呢?」(331页)。我的看法是,这两者本身并不互斥。「见证」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主观」的成分。圣经到处充斥着人跟神相遇的「见证」。我们能够说,因为亚伯拉罕是在主观经验中遇见了神,所以他的见证不可靠吗?圣经中哪里有提到,神的启示是完全跟人主观的经验分割?为什么有了人主观的成份,圣经作为权威的地位就会动摇?圣经不正是因为充满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见证,才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影响读者的生命吗?这种把真理与经验切割的分类法,就是现代主义带来的余毒。4即使初代教会的圣徒认定圣经是无误的,也不会是曾的这种理解。再者,即使我们可以认同,圣经必须是客观无误的真理,当我们在阅读并顺服的时候,也势必要转换(translate)成我们可以经验、可以实践的信仰。打一个比方,圣经就好像某个药丸一样,而圣经无误论者宣称,这药丸要能够治病,需要被保存在完全密封,与空气隔绝的状态。一旦与空气接触,这药丸就会失效。但是他们坚称,这不需要令人担忧,因为这药丸在出厂的时候,就是密闭的包装,所以可以保证有疗效。他们没想到的是,当病人要服用这药物的时候,必须要打开包装,吃下去才有用。可是当包装一打开,不就会接触到空气吗?如果这药丸真的如同无误论者所宣称的,不能够接触到空气,那么实际上也无法真的治疗到人。但是为什么非得要把圣经说的那么「纯净」,好像沾到一点点空气,失去那个纯净,就变得一文不值呢?曾和其他的无误论者,恐怕只想到作者和文本,却没想到读者也在整个诠释过程当中,是一个重要的一环。

现今教会所需的,不是被架空,挂在天上不沾染世俗的圣经大饼,而是真正能够进入世界,进入人的生命中,改变人生命的真理。不是说有了经验的成份,真理才是真理,而是说真理需要被转换成为人可以经验的模式,才能够改变人。也是在人的经验当中,真理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效用,人也因此能够荣耀神。圣经就是充满了这样的见证的书。

圣经无误论者需要好好省思,是否这方面的议题,一定要用二分法的思维去讨论?是不是一定要以为放弃圣经无误就代表人可以恣意的用自己的理性凌驾在圣经之上,而坚持圣经无误就代表人的理性完全降服于圣经底下?是不是一定要以为放弃圣经无误,圣经就会失去价值和权威,而坚持圣经无误,就代表圣经拥有最高的价值和权威?是不是一定要以为放弃圣经无误,纯正的福音就会失落,而坚持圣经无误,就能确保拥有纯正的福音?是不是一定要以为放弃圣经无误,就是偏离了福音派,偏离了宗教改革的精神,而坚持圣经无误,就是继续承袭福音派和宗教改革的精神?我并不这么认为,也希望大家能够跳脱这种思维模式。

补充:
http://www.patheos.com/blogs/peterenns/2014/07/aha-moments-biblical-scholars-tell-their-stories-7-christopher-m-hays/
同样也是牛津大学毕业的新约博士Christopher Hays,在研究新约抄本时,发现彼得后书2:15更加可靠的古老抄本,其实是错的。反而是后来被「修订」(也是我们今天所读到的)的版本,才是无误的。
这算不算给「底本」无误论打了一个巴掌呢?

顺便一提,Hay认为,即使承认彼得后书的作者有这个小错,也没有减低他对彼得后书的信息的信心。

极端的圣经无误论者不能够只是以为,只要承认圣经有一点小错,就等于圣经全盘不能够被信靠。这种简单直线的逻辑,all or nothing的逻辑,是完全没有必要,也非必然的。

Roger Olson自己比较倾向使用David Bebbington的定义来给福音派做广义的定义(biblicism, activism, conversionism, and crucicentrism)。然而,他也说,这不是在定义福音派的「边界」。一个组织可以有清楚的边界,但是一个运动(如福音派)是没有清楚的边界可言的,所以很难去黑白分明的说,谁100%在里面,谁100%在外面。
http://www.patheos.com/blogs/rogereolson/2012/06/further-thoughts-on-why-inerrancy-is-problematic/
Millard Erickson, Christian Theology, 2nd ed.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8), 248-50.
参考Mark Noll, The Scandal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1994).

蔡升达
生于台湾,为第一代基督徒。维真神学院(Regent College, Vancouver)道学硕士。曾在中国和泰国做过宣教士。现为自由传道。研究兴趣为:创世纪、诠释学、原文解经。现居台湾,已婚,育有一子。

蔡升达的部落格简介
各位访客您好:

从部落格的名称,您应该可以猜的到,这里是专门探讨基督信仰的部落格,尤其是用来刊载比较理性和学术的文章。我写作所针对的读者,主要是台湾的基督徒群体,其次是海外的华人基督徒。对基督信仰有兴趣的朋友,当然也欢迎您的拜访。

在我的认知当中,信仰是需要不断的省思,不断的更新,所以您会发现我所写作的文章,多数都不会是老调重谈,或是重复普遍基督徒都已经正确理解的观念。我写作的方向,主要是要来挑战目前基督徒现有的信仰观念和行为,所以我所谈论的许多议题,是有争议性的。若是您无法接受新的观念,我想这个部落格可能不适合您。但是如果您乐于思考,勇于对现况做出反省,追求进步,那么我希望我的部落格能够成为您信仰旅途中的一点点助力。我也盼望,透过意见的交流,我也能够得到读者的洞见和指教。

信仰是有群体的面向的,所以我不认为我已经拥有全部的知识和真理。我只盼望,透过这个平台,能够平和的与台湾和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交流对话,互相造就,彼此切磋。因此,我欢迎读者在我的文章中留个回响。您可以不同意,甚至提出许多辩证来否定我的文章,但是希望语气保持平和和尊重。我不是真的很在乎礼貌,所以对于不太礼貌但是批评有理的意见,我还是欢迎并且虚心接受,但是如果是又不礼貌又没有内容的意见,我会予以删除,免得影响到其他读者。

注重理性,不是说我认为基督信仰只是纯粹理论性的东西。我认为,理论很重要,因为理论是应用的基础。当我们只顾着探讨圣经如何应用,却跳过理论,这是相当危险的。但是,如果我们在理论上能够先反省,先调整,那么所带出来的应用,会是比较稳健的。

最后,让我说一点我的背景。我是在青少年时期接触教会,信了耶稣。后来先在加州的某圣经大学以及温哥华的维真神学院接受圣经和神学的教育。我本身没有宗派的背景,算是广义的福音派。不过在现今的时代,福音派的定义,已经不是那么清楚。所以这个标签的意思比较是消极的:不是新派,也不是基要派。事实上,对我来说,什么派别不是太重要,我也对贴标签的行为没有兴趣。人的思想,总是比起一个框框还要来的更复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常常预备好自己来学习新的信仰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