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阅鹏:从赛斯资料看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教开发出来的教法,是佛法中处理死亡这一人人最终都会遭遇到的,人生最后一件大事的宝贵教法。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前,佛教修行人如果即生不能证得阿罗汉果,解脱不成,就只有期待来生继续修证。以现在锡兰、泰国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徒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有极乐世界的存在,也不会相信有极乐世界,如果他们听了大乘佛教的教理,至多也只认为是天界罢了。

佛法的学术研究者大都承认,大乘经典并非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净土法门当然也不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事事上,佛陀在世时就曾经说过:我所已说法如爪上尘,我所未说法如大地土。表明了宇宙人生的实相有那么多丰富的内蕴,佛陀虽然说法一生,得以说出来的部分与未能说出来的相比,犹如指甲上纳藏的一点尘垢与尽大地土壤之比。所以佛陀所没有说的法,不见得不是真理,并不是非佛陀亲口所说才算是正确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的,也有了义、不了义的差别。)

死亡是人人必须面对的事实,如果没有死亡,许多宗教也就失去了成立的动力。宗教必须解决死亡的问题,包括理论上的死亡原因、死后去处、死后世界、死后生活、实务上的临终处理、死后救济等等。佛教的发展到了公元前一世纪时,体察到了佛教必须具有一套完整处理死亡问题的理论与实务,于是整合了佛法的理论、汲取当时印度各宗教信奉的死后乐园的菁华,汇整成为净土法门的雏形,到了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出现了《无量寿经》的最早版本。

如果我们撇开宗教本位主义,理性地分析各宗教处理死亡的理论与方法,找出彼此的同异,从抽丝剥茧中,相信能够寻出更纯粹的﹁真理﹂,而不只是宗教色彩浓厚的教理。

正如唯识学常说的,在人类眼中的水,天人来看是晶莹的琉璃,地狱众生来看却是脓血。只因众生的业报不同,同样的水,看成不同的东西。又如艺术家、物理学家与哲学家,同样是欣赏海边的夕阳、海鸥、浪花,艺术家着迷于海的美,物理学家思索潮汐的规律、海鹊的飞行轨迹,哲学家则思考海鸥的生命意义、大海容纳百川的意蕴。同样的景致,引发了不同背景的人,产生不同的反应。

那么各个探索宇宙人生真相的宗教,是否在接触到「真理」的时候,产生了不同的描述方式?而这种描述方式的差异,巨大到甚至令人以为是不同的真理?或者,在探索真理的各个领域时,大家各有一隅的心得,犹如瞎子摸象的寓言中,大家都以为自己摸到象了,摸到象腿的人,于是与摸到象尾的人开始激烈辩论,认为自己才是真理的独家现者,别的都是错误、外道、不究竟。

我相信,这都是可能的。

赛斯资料是一份珍贵的宇宙人生实相的资料,它的起源是一九六三年时,高层境界的灵魂赛斯,一个纯由能量构成,已经不再以肉体这种方式来显示存在,借由一位名唤珍.罗勃慈的女士,在地出神状况中,替赛斯说法,后来结集成书后,第一本书名就叫《赛斯资料》,引起全美轰动。国内,王季庆小姐一直致力于赛斯资料的翻译,目前已经出版了四本书。(注一)

赛斯资料的说理清晰、直截,没有宗教的理论色彩,探讨人的生理、心理、意识、情绪及宇宙的结构、起源等,都显现出精妙深奥的风貌。由于赛斯能够以多重意识焦点来了解法界不同层次的实相,他的说法,特别具有令人倾心的可信度──即使赛斯书是某些人认为的,实无赛斯的存在,只是珍.罗勃慈女士的潜意识在说话,或者是幕后有人捉刀,那么我也必须赞叹这个潜意识,或幕后捉刀者具有惊人的学识,透彻绝伦的智慧,是罕见的大师级人物,不是泛泛之辈可以捏造的。

在《Seth Speaks-The Eternal Validity of The Soul》这本书里(注二),赛斯辟了三个章节来谈死亡问题,分别是第九章「死亡」经验、第十章生活中之「死亡」、第十一章死后的选择及其过渡状态,其中的许多观点与说法,正好可以为净土法门提供另一个角度的观察,而且是剥开宗教外衣的观察。

赛斯说:「我曾告诉过诸位:『思想及情感形成了具体世界。』我进一步说,死后的经历,也同样是思想及情感形成的具体世界……」

大乘佛教的两个根本原理是「缘起性空」与「唯识所现」,缘起性空,是指一切诸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起,并无自体常住不变的自性。唯识所现,是指三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众生各自的八识共同变现出来的,由于是心识所变,心有种种念、种种欲、种种想像,表现于外的就是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这里赛斯说思想及情感形成了具体世界,与唯识所现的义理契合,只是赛斯用浅白而直接的方式来表达罢了。而这个律则,同样通于死后的经历。

赛斯说:「很多具象征意味的景象,会在这种由此世间进入彼世界的过程中出现,而许多景象的本身就是极有价值的启示……」然后举了例子,死亡是现世的离别,死者会以为要有一种离别的仪式或手续,于是他的意识幻构出一条冥河,渡过冥河以后,就告别了人世了,而已过世的亲友则会在冥河对岸迎接他。那条冥河,由于是死者的意识幻构出来的,所以死者本身会感到逼真如实,这样死者会感到安心,因为一切都在他意想之中。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对死后的经历都有相同的预设,所以每个人期望的死后经历都有所不同。

赛斯说:「对那些相信有天堂、地狱、炼狱、审判及赎罪的基督徒而言,在死的时候,就会另有一套象征性的仪式,指定的人会以他们最崇爱的人物身分出现,或者基督教义里的圣人身,或现英雄身来指引他们。」

照赛斯的说法,基督徒自有一套处理死亡的信念、理论,于是死亡之际,他也会幻构出合乎自己的信念系统的场景。而且来接引他的人,则是能够令他敬爱、信服的人,譬如上帝、耶稣、圣母玛利亚等。赛斯接着说明指引人的任务是:「指引的人为了帮助你,会幻化成为你幻境的一部分来帮助你跨出幻境,不过首先他们必须取得你的信任。」取得信任不外乎是幻化成死者的亲朋好友,或尊敬崇拜的人,这个时候就是指引人「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的时候了。

宗教所提供的处理死亡的知识与仪式能够使生者、死者都感到有所依凭,生者能够相信死者到了更好的世界,死者能靠带着一份地图而心安地走入陌生的死后世界,这样就达到目的了。

如果没有这种指引,死者的迷惑与茫然,会增加很多适应死后世界的困难,也使指引人的任务变得更艰钜。

在净土法门中,经典明确告诉信徒,临终时将有来自极乐世界的代表迎接。

《观无量寿经》说:上品上生的人,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及化佛圣众执金刚台,来到信徒前,阿弥陀佛大放光明,照耀信徒身上,并与诸菩萨伸手迎接,赞叹信徒在世时用功修行,令信徒心生欢喜安慰,然后坐上金刚台,跟在阿弥陀佛身后,一弹指顷,就往生彼国了。

这样的场景安排,是不是很能够让死亡的信徒在充满喜悦、稳妥的心情下展开死后的新生活呢?

注释

注一、王季庆小姐翻译的赛斯资料已出版的有《灵界的讯息》《心灵的本质》《灵魂永生》《个人实相的本质》(方智出版社)。

注二、本书即王季庆小姐翻译的《灵魂永生》,另有胡英音、王育盛的同本异译《时空之外》,笔者撰文时手上只有《时空之外》,故以下引文录自此书。